場間的讚歎不是沒有道理,只見唐繼先手裡的二號無坐力火炮通體墨綠,幾處連線之初做得更是天衣無縫,無不是以流線型的光滑曲線自然流過,遠遠看去給人一種質的美感,若是僅於此倒不至於令場間之人為之驚歎,因為這頂多算是個極有藝術氣息的綠鐵管子,距離真正的武器裝備還差得很遠。
更關鍵的是那整體的結構,細長的發射管自不消說,但就管體上的加固結構和尾部的噴火平衡裝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款被稱為“二號無坐力火炮”的單兵火箭筒絕非一無是處的凡品。
自二戰期間德國的“鐵拳”系列單兵火箭筒開創超口徑彈藥(彈藥口徑明顯大於發射裝置的固有口徑)以來,如何能將口徑更大的大威力彈藥發射更遠,便成為各國軍工專家不懈奮鬥的方向。
幾年下來,軍工專家們也的確找到不少解決的辦法,比如說減少彈體的金屬構件,降低整體重量;在比如說研發更高效的發射藥和聚能炸藥,從根本上解決彈藥射程和威力,但不管如何解決,有一個難題卻是永遠也繞不過的鴻溝,那便是單兵火箭筒的自身承受能力。
眾所周知為了降低單兵火箭筒的製造成本,各軍事強國的此類裝備基本都採用相對廉價的無縫鋼管,只是這樣一來自身的耐久能力便是極大的問題,如德國那般打完就扔還好,要是持續使用就不能不考慮火箭彈尾流所產生的高溫高壓對發射管體的侵蝕與灼燒。
若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彈藥威力再大,射程再遠也沒有,因為士兵絕不可能冒著受傷,甚至生命危險去操作一款容易炸膛的火箭筒,正是基於這點,如何加固火箭筒管體,以及高效而又充分引導火箭彈尾流排出,便成為重複使用式火箭筒的重中之重。
為此擅長技術流的美國人以形式簡單,卻製造麻煩的純火箭平衡原理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此便有了“巴祖卡”以及“超級巴祖卡”,只不過這種方法很好的解決彈藥與管體的平衡,但彈藥的口徑卻被管體死死限制住,根本沒辦法採用超口徑,升級潛力十分有限。
蘇聯並沒有走美國人的路子,而是在充分學習德國人的先進經驗後,總結出一套自己的辦法,那便是用強力的金屬構件對承受高溫高壓最嚴重的發射管中後部進行二次加強處理,如此既能夠穩固筒體以便適用威力更大的超口徑,二來還能夠作為隔熱裝置,避免射手被高溫熱流灼傷。
所以人們可以在RpG—2的發射管中後部見到純木色的管體加固結構,便是為了能更好的適用超口徑大威力彈藥,只不過RpG—2固然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並不是完美無缺的。
基於原始設計的桎梏,RpG—2的加固結構並不是萬能的,究其原因除了初始的設計短板外,再就是並沒有將無坐力火炮的平衡原理充分開發出來,以至於火箭彈的高溫高壓根本無法及時有效的排放出去,滯留管體內的時間過長,導致外部加強結構再有效也架不住內部管壁的皸裂。
正因為如此,RpG—2的發射藥自始至終使用的是老舊的黑火藥,原因無他只因為黑火藥的灼燒效應是眾多發射藥中最低的,可也就是因為採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RpG—2的射程只有很悲催的100米。
也就是說除了RpG—2除了在結構和重量上得到最佳化外,整體效能同二戰時期德國後期使用的“鐵拳”100沒有本質的區別,直到RpG—2V2才得得益於對尾部的處理,才稍稍得到改善,但整體的缺陷還是沒有得到本質的改變。
反觀中國的二號無坐力火炮,猶如天鵝頸般40mm前部發射管急速後掠便是一整片幾乎貫穿中後部的加固結構,從哪宛如肌肉虯結般高高隆起的厚度來看少說也有10mm左右,若只是如此眾人或許會稱奇,但絕不會吃驚的近乎震驚。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二號無坐力火炮後段的處理,因為它並沒有如RpG—2那般平直的延伸過去,而是在隆起後迅速回縮成40mm直徑的加強管,緊接著又迅速擴張,在尾部形成一個喇叭口形狀的尾噴管。
見到這個結果,只要是長久混跡于軍伍之中的人們都能判斷得出,這就是最經典的無坐力火炮結構,儘管為了適用於單兵作戰而做了稍稍改變,但那種快速的熱流導管和喇叭口式的平衡噴口,就是最基本的無坐力火炮的平衡原理!
直到此時,場間眾人終於明白,為什麼中國管他的單兵火箭筒叫做二號無坐力火炮了,敢情中國人就是把無坐力火炮單兵化,從而演化出屬於自己的單兵火箭筒!
這種簡單有效的無坐力火炮結構,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