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用血肉之軀來換取蘇聯的工業技術毫無半點誇張,別人不清楚,但從前世穿越而來的柏毅卻知道,第三次戰役志願軍越過了三八線,又突破了南朝鮮的首都圈防線,戰役發起的第三天便攻佔了漢城。
看上去打得酣暢淋漓,可真正的戰果除了你腦筋的韓國軍隊外,作為主力的美軍可謂是寥寥無幾,哪怕一直打到北緯37度線,除了幾條來不及逃走的小魚外,根本沒抓到美軍的主力,而此時由於志願軍又向南突進一百多公里,後勤補給線進一步拉長,導致供給出現了短缺。
與此同時,美軍也完成了的相應的調整,曾經指揮過美軍王牌部隊,第82空降師實施諾曼底敵後空降行動的馬修·李奇微,接替因“車禍”喪生的沃克將軍,成為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
李奇微心思縝密,行動大膽,且目光敏銳,接掌美第八集團軍不久,便察覺出志願軍兇猛攻勢下的不足,那便是其後方脆弱的補給通道,不同於美軍有著強大的海運和空運力量,志願軍只能依靠最基本的陸路運輸才能保證前線部隊的物資補給。
而在眾多陸路運輸中,鐵路是運量最大也是最經濟實惠的運輸方式,可問題是朝鮮雖然有鐵路,但卻只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主交通線,其運力有限不說,而且極易遭受攻擊。
李奇微正是看到這點,在志願軍發動第三次戰役前,便重新調整部署,將炮灰一般的韓軍全部頂在三八線前,而美軍則退到後方,待志願軍發起進攻,立即率領美軍主力拋開韓軍迅速南下。
同時要求美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不惜一切代價,猛烈轟炸朝鮮那條貫穿南北的鐵路線,打擊志願軍的補給大動脈,待志願軍補給乏力,攻勢達到頂點時,迅速利用美軍超強的機動能力,迅速對疲憊不堪的志願軍發起犀利的反擊。
這便是李奇微自創出來的“磁性戰術”!
正是靠著這套“磁性戰術”,李奇微指揮著美第八集團軍,對越過三八線的志願軍接連發動極其猛烈的進攻,使得志願軍一度陷於被動,在部隊極端疲勞的情況下被迫發動第四、第五次戰役。
邊打邊撤,直至推至三八線,才依託山地丘陵地形穩定住戰線,在此期間志願軍遭受重大傷亡,特別是在第五次戰役期間,由於部分部隊深入三八線以南太遠,且對美軍快速且犀利的攻勢估計不足,不少部隊都被飛速而來的美軍困在三八線以南。
儘管志願軍最終依靠頑強的意志和勇猛的精神,得意突圍成功,可依舊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甚至一些部隊還差點被成建制被美軍殲滅,總而言之,單單第五次戰役的損失就超過前三次戰役損失的總和。
如果這樣的代價還不是用血肉之軀來換取,那簡直就太沒天理了!
當然這些未來幾個月才發生的事,柏毅自然是不可能說,但唐繼先是純粹的職業軍人,自身的戰術素養很高,柏毅只提了幾句諸如朝鮮單條鐵路線、志願軍補給線過長以及美軍超強機動力和有可能的反擊速度。
唐繼先自然便明白其中的危險性,要知道他可是跟美軍在松虎峰硬碰硬死磕過的,那種鋪天蓋地的火力打擊,坦克裝甲車洶湧而來的攻擊架勢,可以說是令他這輩子都無法忘懷,因此唐繼先知道,一旦美軍利用超強的機動優勢和火力優勢,在地勢平坦的三八線以南地區迅猛反擊,志願軍極有可能重蹈1950年9月朝鮮人民軍的覆轍。
正因為如此,此時的唐繼先早已沒有先前聽到志願軍攻克漢城時的激動與興奮,反而是一臉的擔憂與不安,進而自顧自的拿著手中的小半瓶伏特加悶了兩口,這才抬眼看向柏毅,訥訥的問道:“這可怎麼辦?難不成就眼睜睜看著咱們往火坑裡跳?”
“軍事上到不怕,畢竟咱們志願軍從上到下都歷經無數戰火洗禮的沙場真英雄,對於危險的嗅覺基本不用擔心!”
此時柏毅點上一根菸,深深的吸了兩口,說得很是自信,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從1950年12月31日發起第三次戰役後,到得1951年1月8日便結束,整個過程不過一個星期,之所以如此迅速的結束第三次戰役。
原因無他,只因為志願軍司令部從整個戰役的過程察覺到美軍的險惡意圖,並頂住來自朝鮮和蘇聯的強大壓力適時的停止進攻,否則其後果更加無法想象。相比之下柏毅所擔心的則是朝鮮的後方,更確切的說正是被稱為老大哥的蘇聯,中國可以避開美軍的圈套,但對於斯大林所佈下的陷阱卻有些力不從心。
於是柏毅再次吸了口煙,擰著眉頭繼續說道:“目前的問題還是在蘇聯,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