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蘅遠下定決心要改壞毛病,但妥協劉老太太不是其中一項,阿婆這種人就是你越軟弱,她越得寸進尺的。
劉老太太眼睛疼了,肩膀下垂,怒火滔天的氣勢頓時消弭無形。
“阿蘅,你到底什麼樣才肯答應阿婆啊?”
李蘅遠圓圓的小臉繃得緊緊的:“您自己可以派人去接,我不攔著,但是讓我一個小娘子去接人,怎麼說都說不過去吧,上頭還有大伯母,三伯母,四伯母,您派出去哪一個都比我師出有名,幹什麼非要逼我呢?”
那能一樣嗎?甄氏是定然不會去的。
李夢瑤又是帶罪之身離開的李家,李蘅遠不接她,就代表李玉山和李蘅遠都沒原諒她,外人不好說,家裡的人誰還敢對李夢瑤好,日子一長,家裡的事就會傳到外面去,最後親戚朋友都會知道李夢瑤不受待見,就找不到好親事,一生不就毀了。
劉老太太明白李蘅遠就是找託詞,對李夢瑤的防備,都寫在嚴肅的小黑臉上。
她突然嘆息一聲,接著就放軟了聲音:“阿蘅,你真的以為我只是偏心嗎?瑤瑤也是二郎的親生女兒啊,你阿耶厚此薄彼出了名,讓別人怎麼看他?帶病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情有義,將士們才能心服口服,才願意為你賣命,可是對親生女兒都棄如敝履,如何讓將士們相信,這人能好好對他們。”
老國公和李玉山兄弟倆都是軍隊高官,但可不是劉老太太輔佐的,都是老國公的母親封老祖宗的功勞。
李蘅遠道:“阿婆,這您就騙不了我,我也跟隨阿耶好幾年,帶兵打仗不光要有情有義,還要自己有本事,賞罰分明,不然才沒人信服,李夢瑤殘害親姐,罰她怎麼了?而且我嫡她庶,沒聽說誰家庶女要跟嫡女平起平坐的,我還是那句話,我不管李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