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蘅遠跟嶽凌風商量對付何子聰,李蘅遠的提議嶽凌風都很贊成,二人部署了一番,不知不覺的就過了一個時辰。
耽誤了太多時間了。
李蘅遠起身告辭:“又到了府上發月例的時候了,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你說我就一個人,每個月怎麼要花那麼多的錢?”
貴族花錢那都是地位的象徵,一個主人要有婢女下人伺候吧?婢女下人也的有人伺候吧?這些人總不能自己做飯洗衣吧?
這樣又多了一批人,多來多去就多了各種開銷,賬房採買總管又一個都不能少,保護這麼大一個家,護院侍衛少不了吧?
滾雪球,人越來越多,花錢就越來越多。
且花的都是民脂民膏。
李蘅遠自幼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要的就是奢侈,派頭,才能符合國公府的地位。
所以嶽凌風只當她是隨便抱怨,沒有多想。
接下來李蘅遠又道:“我決定把他們都裁了。”
那鄭重的語氣和明亮的目光代表她不是隨便說說。
嶽凌風差點驚個跟頭,把要走的小丫頭又拉回來:“你真的要把這些人裁掉?沒幾個人伺候,那可不是國公府應該有的派頭。”
李蘅遠黑了臉:“派頭?我不要什麼派頭了,我只想阿耶不用為了我而操心,我省著點花錢,他就不用那麼拼命賺錢,別的東西,可都沒有阿耶重要。”
嶽凌風心道,所謂物極必反,李蘅遠是被自己曾經的揮霍生活坑怕了。
能夠自省和改變是好的,可是過猶不及啊。
嶽凌風想起蕭掩臨走時提到的“內政”,看來李蘅遠會起的心思,蕭掩也早就預料到了。
他讓李蘅遠落座:“你先不要著急把人都趕走,我跟你說下一下我的想法,你再做決定不遲。”
李蘅遠眨著水靈靈的大眼等著。
嶽凌風道:“那我們先不說國公府應該有的配置,就說這些人如果都被趕出國公府,他們要去哪裡?怎麼生活,娘子可有安置?”
李蘅遠是心善之人,也愁了:“可是我真的不需要這麼多人伺候,我阿耶能賺錢養我,為什麼別人的阿耶不能?他們必須要一輩子跟著我嗎?那我要殘忍一點,就當他們沒有來過國公府,那些生活在國公府之外的人,不也活過的好好的?”
嶽凌風還是很有耐心的說:“可是娘子有沒有想過,都什麼樣的人來會來伺候人?要麼走投無路不得不當奴才,他們在進來之前就沒有生路了,現在出去,地無一壟,土無半分,怎麼生存?還有的可能是因為國公府的錢多,他們自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一下子如何出去謀生?生活不是開玩笑,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娘子可能有耐心的,用一個月學知識,但是一個人三天沒有飯吃,就可能餓死,這才是殘忍生活的真相。”
“這些人既然已經依附國公府這些年,他們就成了娘子的責任了,而且娘子也必須妥善處理。”
“我知道一個例子,有個亡國之君,他特別勵精圖治,奈何水平有限。當時國家財政短缺,官員腐敗,他為了節約開支,就把當時國家最耗錢財,貪腐最嚴重的驛站砍掉了,他本以為這樣國家省了一大錢,就能用在軍事上,其他政務上,卻沒做過具體的調查,當時靠驛站吃飯的有幾百萬人,全國各地都有,這一精兵簡政,直接勒緊了幾百萬人的褲腰帶,也是天要亡國不得不亡,西北資源匱乏,又趕上三年大旱,當時被裁掉的驛站人員直接就成了流民,其中有兩個人比較驍勇,揭竿起義,直接將起義軍打到皇城,那位亡國之君無顏見京城百姓,有機會逃亡也沒逃,吊死在皇城之後的萬壽山上,你說多慘。”
李蘅遠微微張開的小嘴顯示出了她的驚詫和憂傷。
嶽凌風繼續道:“東府也就二百人,都趕出去當然不可能像那位亡國之君一樣引起那麼大的亂子,而且他亡國,是因為之前的皇族揮霍無度,土地兼併嚴重,再加上小冰河期氣候問題,財政赤字等……不見得是裁人引起的,但是無疑的,突然一群人沒飯吃,這會引起經濟上的波動,後果怎麼樣,誰都說不好,國公府居高位,不能只想著輕手輕腳,得讓百姓安定富裕,這是責任。”
“你如果不懂經濟是什麼也沒關係,你就記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你能呼風喚雨,那是因為國公有權,可是你想一輩子呼風喚雨,不見得有錢就行,我們通常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得民心?誰掌握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誰才是真正的統治者。”
最後嶽凌風道:“一句話,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