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被擔架抬了下去。
全場觀眾都為康力喝彩。
這些觀眾的心很大,比日本觀眾有包容心。一般在日本的比賽,華夏人贏了的掌聲很少,稀稀拉拉。如果是日本人贏了華夏人,那掌聲就是嘩啦啦,如暴風雨。
牯牛是現場大多數的觀眾的自己人,輸慘,被打得上了擔架,但是這些觀眾依然都站立著為康力鼓掌,喝彩,大聲叫好。
康力接過獲獎證書和獲獎杯走下擂臺,掌聲還不熄滅。他最後KO牯牛的腿法加拳法太漂亮飄逸,就好像藝術動作,贏得了大家的青睞。好多本地拳迷上來想跟康力合影,不過都被王涵和他帶來的拳手們給阻擋了,康力的右腿膝關節還傷著呢,需要醫生先看看。
有的經脈,一傷就會幾個月不好,今不及時治療今後還會留下隱疾,這也是拳手們中年後身體上會出現很多毛病的原因。有的拳手因為頭部累累受到重擊,老了很容易得帕金森綜合症,就是手腳發抖。拳王阿里就得了這個病症。
畢竟頭部被重擊一次,都會留下一點暗傷,年輕時候能扛,也感覺不到什麼明顯的問題。可是長年打比賽積累下來的腦部傷害,就會形成一個大傷害在頭部,並形成一個隱疾,到了中年之後就會開始顯露。
所以每次受傷,最好就是及時就醫,現在醫學發達,能科學的恢復很多的傷情。如果一個人的腦部受過重擊,或者是在拳臺上被KO過,科學的做法是在一週內,安全的做法是在半個月內,不能再參加任何的拳賽。就算表演賽也不行,這就是為了保護拳手。但是在拳賽的起步階段,很多拳手都做不到這一點,尤其是地下拳的牯牛這些人。往往上週被人KO了,第二週就又出現在了拳臺上。
泰國選手就有這個問題,打拳的年齡也是偏小,一般到了二十歲,沒有打超過一百場的比賽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職業選手。後遺症也很明顯的是,泰國拳手的壽命普遍不高。
康力一離開觀眾的視線,王涵就不要康力走路了,他把康力背起來,背進了休息室。這就是科學的做法,康力當然能自己走進去,但是最好的辦法,還是揹他進去,讓他的右腿關節開始得到放鬆和休息,然後醫生及時跟進檢查,根據情況就醫,就不會擔心留下什麼嚴重的問題。
至於牯牛,康力的貫穿力都是留了手的,暈迷時間不會超過三秒就會醒過來。那一下的撞擊力量因為快而猛,就會令人立即暈迷。貫穿力其實更傷人,有的人不暈迷,但是貫穿力穿透了他的身體,他起碼休息三個月時間,然後才能慢慢開始訓練,找回狀態,半年後就又能打拳賽了。
比賽到了中場,杜雨霏又獻唱中場休息時間,這次演唱了兩首歌。
國內的觀眾都大呼過癮,三場比賽,一場比一場精彩。康力的寶刀未老,牯牛的被抬下拳場,都讓觀眾覺得好值。康力和牯牛因為這場比賽的人氣也罕見的飆升,康力更是直追林浩宇的人氣,為他在華夏國內瞬間圈粉無數。
牯牛的不怕死的精神也令年輕人們動容,牯牛也是英雄,喜歡上牯牛的拳迷們也不少。
第四場,對於華夏的百萬觀眾們來說,是最期待的一場比賽,因為其中有一個叫做林浩宇,是唯一的代表華夏的人。
自己人出場,跟對手吳飛的資料相比,林浩宇是完全被虐的物件。吳飛在泰國的戰績和在日本的戰績都非常出色,他的經驗和技術遠超林浩宇。吳飛成名的時候,林浩宇還沒有學打拳,這個資料上的差別之大,令拳迷看了資料都想放棄。
不過,因為有昨天的抽籤儀式上的風波,讓大家都知道了林浩宇曾踢傷了吳飛的腿而導致吳飛根本沒有能系統訓練,這讓華夏拳迷們為自己人林浩宇具有了很強大的信心。
林浩宇的職業戰績就不要和吳飛相比了,但是實際戰鬥力,並不比吳飛差吧。
所有的華夏觀眾們,閆菲和她俱樂部的所有華夏拳手教練,格鬥的所有拳手和教練們,都期待著林浩宇有驚人的表現,他們希望看見林浩宇跟康力一樣,KO吳飛。
吳飛老到,林浩宇稚嫩;吳飛經驗豐富,林浩宇打比賽很少;吳飛成名早,大賽經驗一火車,林浩宇只有幾次比賽,不值一提。但是,林浩宇有康力做教練,陪練,他更年輕,而且他精通緬甸拳,但是吳飛卻不精通華夏的散打,所以……在投票上,因為華夏觀眾多,網路上的投票成了一邊倒:林浩宇勝,吳飛輸。
歐陽辦公室裡,林國棟說道:“千萬別爆出冷門啊,要是林浩宇輸了,百萬觀眾的心都會被傷到,好多拳迷會過一個不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