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如“江陰號”等等六艘小型戰列艦早已按照黃家水師戰鬥條例列成一線,幾乎首尾相連。
這是戰列艦列陣的戰法第一次經歷實戰,奮不顧身衝陣的朱印船在一海里外就被二十一門線膛炮肆虐,接近到了五百步被六十三門滑膛炮加入又來了一輪。
對方被打得苦不堪言,毫無還手之力,帶頭衝擊的幾艘朱印船上一面風帆都沒有了,甲板上連一個倖存者都沒有。
此時黃家的二號福船、草撇船幾十艘也圍了上來。
朱印船被團團包圍,按理說實力懸殊已經明擺著,日本人應該知道根本沒有逃之夭夭的可能性,但是這一群日本人很頑強,被黃家船隊打掉了所有風帆還不投降。
不得已黃家發動接舷戰,反正他們跑不了,一個個收拾。
後來黃明道終於知道了日本人是準備依仗他們武士強大的戰鬥力,知道己方的炮火打不過明軍,就等明軍來跳幫奪船。
他們想好事呢。準備短兵相接時取勝,爭取抓一些跳幫的明軍做人質,好和明軍談條件。
可惜事與願違,明軍沒看見,跳上來肉搏同樣是日本浪人,武藝都不比他們差,裝備還比他們好,還有一點最讓人義憤填膺,這不是公平的較量,明軍在不停的打冷槍。
這是日本浪人對武士的對決,還好黃家採取以區域性優勢兵力一個個解決的辦法奪船,都是兩艘新戰船夾擊對方一艘,火槍手封鎖對方火力,浪人揮著雉刀跳幫。
妄想翻盤的日本人根本無機可乘,他們憑著血勇揮著雉刀吶喊著衝鋒,一陣噼裡啪啦槍響後就倒下了過半,對手一邊用標準的日語勸告他們放棄抵抗立刻投降,一邊同樣揮舞著雉刀三四個砍殺一個僥倖接近到他們身邊的武士。
這樣劇情在重複上演,當成功奪取了一半朱印船時,對方見大勢已去才集體投降。
經過審訊戰俘得知他們的領隊是一個日本大海商叫做濱田彌兵衛,很不幸他被開花彈打成了篩子無法開口說話。
第三百七十六章:濱田事件
船上有一個大概十歲左右的西洋人男孩子被眼看著即將成為俘虜的日本浪人砍成了兩截。
原來那個被殺的孩子是荷蘭人派駐臺灣的長官彼得奴易茲的兒子。
故事要從天啟六年開講,那一年日本人濱田彌兵衛帶領船隻到臺灣買生絲,並欲向荷蘭當局借用帆船到福建運回貨物。
因為福建沿海在新崛起的大海盜鄭一官的控制下,他準備壟斷大明南方和日本的貿易。日本商船去福建運貨回日本肯定會被搶掠,如果荷蘭人的商船去福建運貨回臺灣鄭一官會網開一面。
同樣渴望獲得大明貨物運回歐洲牟取暴利的荷蘭當局當然拒絕濱田的請求,不僅如此荷蘭人還要收取日本商船不菲的稅金,由此日、荷雙方埋下了禍根。
此時的臺灣村社不多,原住民人口也有限,比較大一些的有新港社、大目降社、目加溜灣社、蕭壟社、麻豆社、阿猴社等等。
他們一個相當於部落的村社人數不過在千把人左右,而且連語言都不統一,屬於西拉雅語系,沒有文字是絕對的未開化土人,也時常互相攻伐。
彌兵衛知悉新港社原住民不滿新來乍到荷蘭當局的統治,對荷蘭人的鎮壓心生不憤,想利用土著和荷蘭當局的矛盾從中漁利。
濱田多次接觸給些小恩小惠,騙取了新港社頭人的信賴,到了天啟七年,濱田以日本國可以出兵幫助臺灣土著攻擊荷蘭人引誘新港社十六名原住民跟隨他來到日本。
濱田準備以得到臺灣土著支援為由,遊說江戶幕府採取武力反荷行動爭取謀奪臺灣,可惜徵夷大將軍認為臺灣鞭長莫及沒有搭理他們。
今年春天,濱田彌兵衛再度率船隊來臺灣,同行者共四百七十名,其中包含先前新港社十六名原住民。
此時的荷蘭臺灣長官為彼得奴易茲,他在濱田抵臺前得到荷蘭商船水手獲密報,得知日本朱印船載有士兵及大炮、刀槍等武器。
日船抵達熱蘭遮城外港口之際,荷蘭人以這裡是自由貿易港不許有任何他國的武力存在為由,突然派兵登船檢查,果然搜出大量武器及火藥,並且發現了叛逃的十六名新港社原住民。
荷蘭當局便將武器及火藥全數扣留,並軟禁濱田將近一週,考慮到日本也有許多荷蘭商人來往,彼得奴易茲擔心產生外交糾紛,釋放了所有日本人,把十六名臺灣原住民逮捕以叛國罪判刑下獄。
濱田是個武力值很高的海商,這個時代的海商跟海盜根本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