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敵人入侵可以擴軍到五萬以上,應該固若金湯。
這裡畢竟是新領地,朝鮮、日本都近在咫尺,是留守海軍的防務重點。定期巡視海疆,抓捕附近的海船每天都在進行中。
黃勝這一次之所以佈置細緻的防務,是因為這一次南下作戰可能曠日持久,一年內肯定不會回遼東,也不會去“華夏島”,至於何時能夠拿下交趾可說不準究竟是一年半載還是三年五載。
被大越國鄭氏的游擊隊拖在滿是泥濘的安南戰場也未可知。
黃明理知道自己的任務是蟄伏謀發展,低調練兵增強實力是這兩年的首要任務,大明遼東官軍名冊上只有幾百黃家留守人馬,根本不可能參加遼東經略的軍事行動。
當然慶格爾泰除外,但是要看看孫承宗能不能獲得這個蒙古臺吉信任,讓他願意跟著明軍轉戰遼東。
早在六月六日,李大鋼、顧山河、黃東海、谷一倉、王志貴已經帶著五個把總三千黃傢俬兵以關前道人馬的名義從萊州登陸經陸路向廣州肇慶兩廣總督府進軍。
這是黃傢俬兵第一次長征,意義不同凡響,承載者太多使命。主官都是得力干將,戰士和輔兵都是挑選的精英。
這是黃勝有意鍛鍊麾下長途行軍的能力,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還要適應氣候的變化,學會疫病的防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正是如此。
走陸路千里跋涉的有一個野戰炮兵把總、三個騎兵把總、一個火槍手把總,一共帶上戰馬四千匹,挽馬兩千匹。
除了定編的補給車和裝甲戰車,還有隨軍醫療隊,還有五百輛鋼質獨輪車和兩個把總輜重兵,一個把總工程兵跟隨。
尚慕明和黎喜明帶著宣傳隊要一路宣傳,這漫漫長路經過山東、南直隸、浙江、江西會跟太多老百姓相遇,黃家要給大明子民展示一支新軍。
明末的明軍大多數軍紀敗壞,所以民間有“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之說。
而黃家展現的明軍新面貌會讓大家看到一支可以信賴的鐵軍。
宣傳隊還會送一些禮物給主動幫助大軍的老百姓,如清涼油、一小袋食鹽、小鏡子、火柴、指甲鉗等等小或新奇的玩意兒。
黃大人的人馬軍紀嚴明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不僅如此他們還會扶危濟困救老百姓與水火,如此走一遭,宣傳效果肯定很好,政治目的當然不可外傳,想想紅軍的長征大家就明白了。
由陸路南下軍隊自帶的給養就可以滿足三個月需要,因為考慮到一路上要用糧食救民於水火,黃家還會動用沿途的商業網路給自己的隊伍補充給養。
隊伍過長江時會得到大量糧食補充,來到饒州府又會有糧船提供補給,根本不需要去沿途城池打秋風,遇到山賊流寇順手剿滅之。
四五千裡漫漫長路,雖然都有官道相連,帶了六千匹馬和許多大車參與運輸也肯定快不起來。
以平均一天行軍六十里計算也需要接近三個月時間,有了這些時間,不知道可以向多少老百姓展示黃傢俬兵風采。
本書起點首發,如果各位看官覺得本書還行,請到幫個人場給本書投一下免費的推薦票支援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節回報給書友們!如果手頭不是很緊請正版訂閱幾章,謝謝!
第四百七十八章:勇於任事
這樣做也是有苦衷的,戰馬何其寶貴,要是海運五千裡不知道有多少會生病,病死多少也不可控,運到地頭短時間也無法形成戰鬥力。
許多人誤會了,把戰馬看得如同大姑娘那麼嬌貴,可笑之至。
馬確實不能長途船運,但是溜溜達達走著前往目的地,北可以去西伯利亞,南可以去印度尼西亞,只不過要時刻注意戰馬的健康,防控疾病的發生罷了。
蒙古人騎戰得天下時,他們的騎兵大舉南下,一直打到東南亞,滅了越南,難道都是走著去的?
他們越過西伯利亞打得以戰鬥民族著稱的俄羅斯亡國,難道也是跑步去的?他們還沒有黃勝體系強大的後勤保障呢!
在家主的影響下,黃家一直嚴格按照衛生條例管控軍隊,隨軍獸醫、醫生、醫務兵都不少,完全可以滿足需要。
跟敵人爭奪領土時騎兵奔襲戰術會經常發生,少了騎兵,以黃家步兵追那些擅長遊擊的大越國如同猴子般靈活的戰士恐怕很難。
不是黃家人馬體力不行,而是負重不一樣,那些猴子兵幾乎沒有盔甲,腦袋上戴個斗笠拿一根木杆長槍或者拎一口鐵刀就算裝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