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智商值不低,他是旁觀者清,認為“南明”、大明的實力對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有必要斷了陛下跟南王爭天下的念頭,果斷洩密。
曹化淳真的是認為陛下已經龍馭賓天才放棄輔佐太子選擇力勸南王登基,目的就是打敗闖賊替主伸冤,可是弄巧成拙,自己公然勸說群臣的嘴臉被死而復生皇上看到了。
伴君如伴虎,崇禎的性格曹化淳最清楚,自己的行為在他心裡留下了陰影,即便大明能夠東山再起,他曹化淳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於是乎,曹化淳當著文武百官講述了崇禎皇帝已經多次化妝成一位“南明”武官在這個宴會廳微服私訪,連當時崇禎坐的位置都指給大家看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文武百官都知道皇上秉性,這些年被殺頭抄家的封疆大吏何其多也?自己參與勸進的討論是否落入皇上眼睛,誰都不能確定。
現在怎麼辦?很快絕大多數大臣有了決斷,別妄想著左右逢源做騎牆派了,一條道走到黑吧!不把南王送上皇位決不罷休。
不久王承恩公然出現了,他傳達皇上口諭,明天在南王府邸前廳召見在黃家灣島的大明正四品以上文官武將。
王承恩剛剛離開,宴會廳就嘈雜起來,都在猜測天子召見意欲何為?
吳襄不失時機站起來大聲道:“諸公莫要遲疑,明天是個好機會,本爵決定當面跪求陛下禪讓皇位於南王,有願意一同死諫的莫失良機!”
梁廷棟馬上附和道:“為大明江山社稷,老夫萬死不辭!”
張鳳翼大聲道:“南王坐擁天下方能海清河晏,老夫義不容辭!”
王樸、唐通、徐文爵、邱名仰等等文武和勳貴都紛紛表態一同跪諫,人數超過總數的八成。
張之極沒有表態,他一直在往人後躲,很明顯群臣這架勢跟逼宮差不多,他應該支援還是反對?
張之極真的很為難,英國公家享受國恩二百餘年,一直對朱明皇室忠心耿耿,他也被崇禎皇帝信任和重用。
要是其他人膽敢謀奪大明江山,張之極一定跟他不死不休,可是自己的妹夫要成為大明皇帝他就沒了決斷。
張之極內心裡也欣賞妹夫的治國理念,覺得“南明”的老百姓確實比大明子民富裕太多,可是傳統思想作祟,張之極沒法成為公開逼宮之臣。
思前想後,張之極決定做縮頭鳥,明天就躲進前幾年在黃家灣島購買的別院不露面,相當於投棄權票。
想法類似於張之極的大有人在,不參與的文武都是拉不下臉逼宮之人,他們都稱病不出。
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禎的心在顫抖
第二天來覲見崇禎的大明文武涇渭分明,除了以倪元璐為首的幾十位保皇黨,就是以吳襄為首的幾大百逼宮派,騎牆派都躲了。
黃家灣島的王府議事廳面積雖然不小也容不下一千多文官武將,許多品級低的文武進不去只能在門外站立。
時隔一個多月,崇禎的心態大不相同,他已經透過旁觀得知大明文武基本上都決定投奔南王,他們美其名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善莫大焉。
如同紫禁城朝會般,群臣施禮後分文武站立,吳襄率先發難,公然提出請崇禎禪讓皇位給南王,他唾沫橫飛把當今形勢和利害得失分析得頭頭是道。
然後就是煽情表演,吳襄流著淚第一個跪下,大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絕,還有為了天下蒼生不計較個人名節的高大上。
緊接著梁廷棟、張鳳翼、王僕、唐通……,最後黑壓壓廳裡、廳外跪了一地,依舊站著的文武只有四十幾人,可能不到總人數的百分之五。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這一刻崇禎的心在顫抖,知道大明文武會改弦易轍,只是沒想到人數佔比如此之高。
怨這些文武見異思遷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細想自己執政十七年也確實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恩德於官宦、軍民,現在落魄得寄人籬下當然會被拋棄,愛面子的崇禎覺得無地自容。
倪元璐、範景文等等大臣怒不可遏,他們當場大罵逼宮諸臣,一個個趾高氣昂站在了道德制高點,大有以天下安危為己任,不罵死奸臣誓不休的豪邁。
吳襄、王樸、梁廷棟等等都忍這些喜歡高談闊論事到臨頭束手無策的大臣許久了,被罵得老羞成怒,再也忍不住心底的火氣動起手來。
臨時朝堂頓時變成了演武場,一時間鞋子亂飛、帽子亂舞亂糟糟不成體統。
吳襄、王樸等等都是武將出身,一直被這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