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馬隊扔下炮灰逃之夭夭。

明軍離摧山虎的中軍還遠著呢,這位頭領聽見喊殺聲就感覺不妙,立刻一揮手讓心腹旗手摘下旗幟收起來,打馬就跑,老營有馬的賊骨頭馬上有默契的跟著溜遠了。

一兩萬人瞬間失去了指揮,被逼無奈的流民見官軍來了,立刻扔掉耙子、鋤頭、鐮刀等等五花八門的根本算不上武器的農具跪地告饒。

氣勢洶洶而來的流寇轉眼間變成了奔逃的獵物,他們的體力可比不上已經飽食並且天天訓練的鄉勇,被追上一槍扎死的有一兩千。

伊陽城頭,城外流寇的混亂讓李中正看傻了眼,很明顯是明軍來救援。

可是貌似他們的人數很少,即便那一點點火紅在以灰、黑色為主的流寇中也是無比醒目,往往才幾十個火紅就把上千的灰黑追得如同喪家之犬。

這時有個家丁報告道:“大人,東門外知縣大人在叫門。典史王大人已經開門放他入城了。貌似援軍就是縣尊帶來的。”

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

李中正愕然道:“原來金知縣不是逃了,老夫倒是錯怪他了,要不是他搬來援軍,我等今日都得死於非命啊!”

秀才公常省身已經累脫了力,此時撐不住了,也顧不得儀表,一屁股坐在地上大笑道:“還好縣尊回來的及時,要是再晚來一個時辰,伊陽城就完了。”

李中正道:“饒是如此,僥倖之至,只是不知趕來救援的是哪一路人馬,他們怎的如此驍勇?”

常省身道:“大人見了縣尊自知,學生也看不出這是那一家人馬。”

歷史被改寫,李中正和常省身原本是死戰不屈就在今天慷慨就義,一家老小被流寇斬殺一空,他們的忠勇事蹟記載於明史。

現在不會了,他們成為守土有功的能臣幹吏理所當然。

很快李中正就見到了得意洋洋的金知縣,王典史正跟在後面大拍馬屁。

李中正得知原來是“戰神”的家丁出手救援伊陽唏噓不已,又得知他們才幾十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歸德府的團練鄉勇罷了,無比驚愕。

李中正著急了,質問金知縣道:“金大人,你怎可如此不曉事理,瓊崖郡王的家丁才幾十人如何不攔住他們追擊,萬一他們有個好歹,該如何是好。”

“李大人冤枉下官了,下官攔了,可是攔不住啊,下官說得明明白白,救下伊陽就是奇功一件,可是人家跑得飛快,根本叫不住。”

“那還等什麼,王典史,你趕緊點齊五百人隨老夫出城接應他們。”

這時伊陽錢主簿火急火燎帶著一百多青壯趕來了,這些人有三班衙役也有縣衙胥吏。

他們原本在北門守城,忽然就發現流寇一鬨而散不明所以,見到了金知縣這才知道大家的命總算暫時保住了。

打落水狗沒人害怕,況且這些主動拿起武器守衛家園之人都屬於有血性的漢子,很快五百武器還算過得去,七拼八湊的甲冑也有些防禦力的漢子開啟城門吶喊著殺了出來。

李中正一邊跑一邊叫道:“後生們,不要殺戮太甚有傷天和,找那些武器好的慣匪下手。”

這位李大人聖賢書讀得不少,已經看出來哪些是流寇哪些是被裹挾的流民,他不忍心殺流民,指揮民壯找真正的流寇報仇。

郭三喜和許四九都是步戰,也追不了多遠,此時他們已經押著成千上萬的俘虜往伊陽西集中,所有的鄉勇都在收攏糧食、牲口和財物。

已經出手打了一大仗無法低調了,郭三喜決定乾脆亮出旗號震懾宵小,掏出懷中繡著“戰神”兩個金黃色大字的火紅戰旗用長木杆高高跳起。

上面的字可是皇帝御筆,當然郭三喜的不是原件而是複製品,像這樣御筆題寫的大旗黃家生產了有上千面。。

流寇俘虜和被裹挾的流民終於知道了這些龍精虎猛的漢子乃是“戰神”麾下人馬,跪在地上更加不敢亂動。

獨輪車上攜帶的一百六十口大鍋已經支了起來,熬粥正在進行時。

當香噴噴的粥香傳來時,騎馬追擊的鄉勇和騎士也驅趕著俘虜回來了,親兵出身的祝國兵總旗官和六個戰友還撈了一條大魚。

祝國兵是個武術家出身的親兵,由於文化考試老是過不了關一直都是小旗官,這一次放他們這些戰士到基層鍛鍊時給了優待,降低了文化分,提高了技能成績分。

祝國兵終於透過考試成為了見習七品總旗官來到河南訓練鄉勇,他的眼神犀利,老遠就盯著流寇隊伍相對齊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