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部分

路,讓交趾和大明更緊密的相連。

一條從“新蘇州”沿著海岸線經過安南港、欽州、一直到達“陸公島”的硬地基水泥馬路。一條從“交州城”到諒山經過太平府、南寧府、柳州府到達桂林府。

大越國、大明境內這些地方都有官道相連,只不過年久失修。

大規模搞基礎設施投入都是在盛世才會出現,如今的年景堪憂吃飯都成為了奢望,怎麼可能有誰還勞民傷財。

這也難怪,大明內外交困財政危機,地方上的苛捐雜稅連年遞增,地方財政也是難以為繼,誰還理會官道?

大越國兵災連年,權臣鄭對內瘋狂打壓對外不斷征伐,哪有閒空管道路。

黃勝到手這好大一片故土,當然會讓這裡成為繁華盛世。

黃家組建技術人員,進入大明修橋補路時會大量招募當地勞動力,一邊進行大規模工程會戰,一邊進行轟轟烈烈的宣傳戰。

一個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建築隊伍,每天吃飽飯、流大汗,每天聽故事、學官話,路完成了,人心也就歸附了七七八八,這一種蠶食領地的效果會立竿見影。

黃勝乃是兩廣總督兼職巡撫福建,動用勞役修橋補路乃是職責所在,這可是人人叫好的惠民工程,也是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善舉,牴觸情緒應該不會多。

即便如此,黃勝也不會讓老百姓義務勞動。

老百姓在大明服役不僅白忙還要自帶口糧,生死聽天由命,傷殘自認倒黴。

黃勝修橋鋪路而是為了拉動內需提供就業機會給老百姓,不僅管吃管住還發月餉。

以後如果有足夠的人力、財力,黃勝想修建一條沿海大馬路聯通廣東、南直隸,甚至考慮直達京師。

有條件的地方修橋,以現在的科技力量做不到的地方擺渡。沿海這一條牢固的馬路還要成為抵抗五十年一遇海嘯侵襲的大堤。

有了取之不盡的煤炭和鐵礦石,生產水泥的成本可控,有了太多鍊鐵、鍊鋼的礦渣,石灰石和粘土這樣的資源在交趾隨處可見,大量燒製不怕海水的矽酸鹽水泥成為了可能。

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會提高生產效率,老百姓會得到更多可支配收入,導致商業繁榮,導致政府財政寬裕,導致政府再次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這就是可持續發展這就是良性迴圈。

道理其實很簡單,由於沒有道路,山裡老百姓喂一口豬都賣不上價,當然沒銀子,當然要省著花。

基礎設施投入到位,用不著老百姓趕豬下山發賣,精明的漢人商賈就會趕著四輪馬車走村穿寨收購山貨和農副產品了。

黃家體系又不會有喪心病狂的人去割資本主義尾巴,不僅如此還會給願意搞副業的老百姓提供資金支援,長期以往商業繁榮指日可待。

崇禎五年六月,黃勝召開會議任命地方官,太多火槍手出身的年輕軍人轉入民政系統,一般情況下三個鄉鎮為一個縣,三個縣設一州,三州為一府。

這些地方官和大明官老爺品級相同,知縣也是七品、知州六品、知府五品,鄉鎮主官正八品,給了亭長九品官位,不入流。

對應黃家軍職待遇也不過相差一兩級,知縣為百總,知州為把總,知府就是千總。鄉長、鎮長當然是總旗官,亭長只能是小旗官。

會議結束所有的民事官都得到了跟大明官吏一模一樣的官服,當然大多數是綠袍小官。

趙時敏早在去年底就回去了,留下了設計團隊和經驗豐富的造船工匠在海南島船塢建造“驅逐艦”。

趙時敏依舊留在“華夏島”工作,那裡對於黃家至關重要。

駐守主將韓寬、馬前卒提拔為千總,他們依據新模式進行擴軍編組為兩個千總,計兩千四百正兵、一千六百輔兵。

趙時敏被委任為“華夏島”的府臺大人正五品,也就意味著他不僅要負責協調整個體系的工業科研和開發,還要治理“華夏島”。

沒關係,趙時敏有姐姐趙蕊幫忙應該遊刃有餘。這樣安排的初衷就是讓趙蕊事實參與管理“華夏島”民政,想必趙時敏心知肚明。

黃東山被任命為瓊州府臺,海南島這個重要的領地要牢牢控制住,黃東山的才能和忠誠度都可圈可點,又文武兼備,把這裡交給他完全放心。

交給黃東山三個千總正兵、輔兵合計六千人馬駐守海南島三州十縣,陳承才、馬後炮、葉建功分別為千總武官。有強大的海軍為依託,足以應對西夷的覬覦。

程全功在“新蘇州”所作所為有目共睹,黃勝委派他為“新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