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這個就是我所歸依的本元,並且自疑我的身心,也是從這個境界裡流出,十方虛空,敢都從它所生志,就反這個生起萬有的唯識境地,作為是至真常住的真身,以為他是沒有生滅的。所以在一切有生滅之中,只有這個是常住不變的。他既不認識不生的實相,同時敢不認識生滅的本原。但是他就安住沉迷其中,生起自己以為了不起的見解。這個人就墮在常非常執。認為另外有一真常的 存在。其他一切則有生有滅,是不常住的。他的這種推理,同於自在天人的境界。因此成其伴侶,迷卻菩提 正覺的佛性, 亡失了正知正見。這名第三偏差,建立了因有所依的心,形成虛妄推理的果。違背圓通之智,自遠涅磐聖境,於圓滿中生顛倒之解,名為生倒圓種。
(4)又有人窮盡行陰的空性,已經滅了生滅的作用,但於寂滅精妙,還是未能圓滿。如有認為這個所知性,就是普遍圓滿的能知之性,於是就因知立解,認為十方草木,都是有情,與人無異。草木可以變為人,人死還成為草木。十方草樹與人,並無分別,都是有知的。因此發生自己以為了不起的見解。這個人就墮 入知無知執,認為一切有情的生物,與無情的草木相等,都有知覺的存在。這樣他便和執一切覺的外道們,成其伴侶。迷卻菩提正覺的佛性,亡失了正知正見。這名第四偏差。推測知覺之心是圓滿遍及的,形成虛謬不實的果。違背圓通之智,自遠涅磐聖境,於正知中行顛倒見名為生倒知種。
(5)又有人窮盡行陰的空性,已經滅了生滅的作用,但於寂滅精妙,還是未能圓滿。如果在圓融無礙的境界中,可以使六根隨便互相為用,他在圓融變化之中,對於一切,都發現了它的本能。所以就求火的光明,樂水的清淨,愛風的周流,觀塵的成就。這些四大的物能,他都各各崇拜敬事,認為這四大的物能,就是生成世界的本因,建立本能便是常住不變的見解。這個人就墮入生無生執。認為世間種種永珍,都由此本能所生。永珍都是無常,唯有這本能常住,以為那就是造化的真宰。和一切婆羅門的勤苦鍛鍊身,專誠拜火,或者拜水,自求出離生死的人們,成其伴侶。迷卻菩提正覺的佛性,亡失了正知正見。這名第五偏差,執著崇拜物事,迷心從物,建立妄求之因,妄冀求得其果。違背圓通之智,自遠涅磐聖境,認為可以顛倒化理,名為生顛化種。
(6)又有人窮盡行陰的空性,已經滅了生滅的作用,但於寂滅精妙,還是未能圓滿。如果在圓明的境界之中,認為圓明也是子虛,不但群化幻滅,即使這個虛空,也是永滅無依。就以此理為其畢竟的歸依。因此生出自己以為了不起的見解。這個人就墮入歸無歸執。以一切皆空,都無所歸的境界為其畢竟歸依。和一切空無想天等,成其伴侶,迷卻菩提正覺的佛性。亡失了正知正見。這名第六偏差,認為圓虛無心, 就是道的究竟。因此終究成為空亡之果。違背圓通之智,自遠涅磐聖境,以一切皆空,斷滅生滅就是正果, 名為生斷滅種。
(7)又有人窮盡行陰的空性,已經滅了生滅的作用,但於寂滅精妙,還是未能圓滿。如果認為在這個圓滿常住的境界中, 勤修堅固色身的法門,使此身形常住,就等於是精靈圓滿,長生常住永不消逝,因此生出自己以為了不起的見解。這個人就墮入貪非貪執,以 一切皆不可貪著,只取此精靈不昧以為究竟,和那些自稱無比仙們,但求長壽的仙道,成其伴侶。迷卻菩提正覺的佛性,亡失了正知正見。這名第七偏差,執著生命本元,建立堅固妄想之因。不辭勞苦,趨修長生之果。違背圓通之智,自遠涅磐聖境,以堅固妄念而延續生命。名為生妄延種。
(8)又有人窮盡行陰的空性,已經滅了生滅的作用,但於寂滅精妙,還是未能圓滿。如果看到生命的本元,本來都是一體,可以互相通達,只是殊途同歸,因此不捨世間塵勞等事,反而恐其消滅淨盡。就在此時, 以神通力,坐蓮花宮,多方變化七寶以莊嚴自己。多增美女仙媛,恣縱其心,以圖享樂。因此生出自己以為了不起的見解。這個人就墮入真無真執,以不真實常住的生命本元,卻認為真實常住,和天魔成其伴侶,迷惑菩提正覺的佛性,亡失了正知正見。這名第八偏差,發生邪思之因,成立塵勞熾盛的苦果。違背圓通之智,自遠涅磐聖境,以天魔境界為至道,名為生天魔種。
(9)又有人窮盡行陰的空性,已經滅了生滅的作用,但於寂滅精妙,還是未能圓滿。
如果在明白生命本來的境界中,由此分別出聖凡,確有精微粗淺的差別,在其中通疏辨決它的知道世出世間,都是因果的關係。如果因緣會合,業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