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圓滿光明,得到的阿羅漢的果位,頓時進入佛性寶明空海的境界,相同於佛的能知能見。佛就印證我已成無學的果地。認為解脫性空,以我為最上乘。佛現在問我們修什麼方法,才能圓滿通達體的果地。如我所經驗得到的,使身心世界一切心物和事理等所有現象,瞭然不留於心中。放下一切意念的染著,入於空寂無相的境界。最後將空寂無相的境界也一併空去,到了空無可空的實際。那時萬緣都寂,萬法皆空,歸於無所得的大定,就是第一妙法。〃
(十二)眼識界。心眼觀照的修法: 舍利弗起立自述說,我從久遠世歷劫以來,就觀照自心的清淨境相。這樣歷劫受生,所經歷的生生死死的次數,已如恆河中的無量沙數。對於世間及出世間種種事物變化的道理,一見就通。獲得無礙的境界。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迦葉波三位弟兄聽說他們互相講論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他們說就是佛法大乘的要義。我聽了,就悟到心念本來是空無實際的道理,於是就從佛出家。見到自性正覺的光明圓清之體,得大自在大無畏的智慧,成就阿羅漢的果位。現在做佛法傳統中的長子,乃從佛口說法開示所化生。佛現在問我們修什麼方法,才能圓滿通達佛的果地。如我所經驗證得的,由觀照自心。久而久之,照見自心本來的清淨實相,心境發出自性的光明。待光明圓滿到了極點,自然能知能見自住是佛的體用。才是第一妙法。〃
(十三)耳識界。心聲聞聽的修法:普賢苦薩起立自述說,〃我已經為過去無量數佛的法王子,一切十方世界的佛,教授他們的弟子修大乘菩薩道的根本時,都教他們修習普賢的行持。這種普賢的法門,乃由我而建立。(普賢菩薩,舊譯又名普現。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切處顯現的意義,普賢菩薩的修法,是代表大乘苦薩迸的大行。有顯教密教位法的異同。但都是根據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為基礎。密教修法,如金剛薩捶大法等,以咒語配合瑜伽觀想作行持。顯教修法,以身體力行為主。但一般修習唸誦者,大多都是口裡念過去,沒有深思力行他的功用。為了發心位習大乘道的人,有合法的修持。現在融會顯密修法的道理,述說他簡單的規範。凡是真實發心倍習大乘佛道的人,首先要熟讀普賢行願品。當念習純熟以後,要深思他的意義與意境。然後把他說的十大行願,構成一種意境上的曲境界。例如以第一行願禮敬十方諸佛的法門來說,當你起身禮佛,或者在禪靜中,起意禮數十方諸佛的時侯。自己忘記身心的感覺,在意境上,構成一個沒有時間空間的廣大無邊的境界。意想十方諸佛都於一一顯現在面前。每位佛前,都有一意境上化身的我,在體前恭敬禮拜。依次如啟請、供養,一一都有我在前面,發聲讚歎,或者唸誦,每一行願,都要構成一神意境上的境象。這樣久而久之,意境形成妙有的實相。即有如普賢菩薩的實相莊嚴,乘坐六牙白象,也宛然顯現,如在目前。可以參看法華經上的記述。但是意境上一念收回,即如這些所有現象,也完全寂滅不生。身心都不執著,自然歸於了無所有的寂滅性相之中。至子其中的真空妙有,緣起性空的至理,也就可以在這種修法上去體會印證了。)普賢菩薩又說:〃我用這種心聞修法的結果,能夠分別一切眾生的所有知見與意念。縱使在無量數的遠方世界以外,有一個眾生,他的心理能夠發心修習此法,我就在那時,乘大牙白象,分出百千個化身,到他的前面。即使他們業障深重,一時不能夠見到我,我也為他們暗中摩頂,愛護他,輔助他,使他漸漸的有所成就。佛現在要問我們修什麼方法,方能圓滿通達佛的果地。我現在說出從前開始學佛,是用這心聲聞法的方法,發明悟了澄澈的自性,並且能夠發生妙用,可以自在地運用分別心,才是第一妙法。(心聲等於是說心理電波的交感作用,可與現在心靈交感來參考研究。)
(十四)鼻識界。鼻息調氣的修法: 孫陀羅難陀(譯名豔喜)起立自述說:〃我從前出家,跟著佛學道。雖然受過形式上的戒律,但是始終不能夠達到正定的三昧境界。心裡經常散亂浮動,沒有獲得煩惱漏盡的元漏果地。因此佛就教我與拘希羅(大膝氏)二人,先制心一處,專守一點。我制念在鼻端上,開始仔細觀想注視。用這種修法,經過了三七二十一天。就看見了鼻子裡呼吸的氣息,一出一人,猶如煙霧一樣。(能到達這個程度,身心的感覺,就由輕安而漸至於空無感覺。)因此身心就由內在自然發出光明的境界。再擴而充之,光明漸漸地圓滿,遍滿所有的空間。整個世界,都普遍地成為淨裸裸的清虛境界,好僅一個整體的玻璃體。再進一步,煙霧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