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怎樣一支球隊?”
太田部長奇怪的問道。
落合教練這話,太引人遐思了。
落合沉吟著,他還是不願意去說自己家鄉人壞話。只能撿那些能拿出手的事情來說。
“那個隊伍的教育方陣,是讓選手們自己去思考……”
棒球教育,一直是一個非常難的命題。有人喜歡把選手當成機器來培育,機器的效能越好,球隊的成績自然也就越好。
至於說戰術這些東西,則是教練的藝術,跟選手關係不大。
也有人認為,棒球的核心就是球場上的選手們。應該讓他們自己來思考……
表面上看,後者好像更能夠博得大家的認可和喜歡。可真實的情況卻完全相反,透過實踐證明,前者一般比後者更容易出成績。
其實這很好理解,如果說戰爭馬上就要來了,兩個國家的人各自做著準備。
一個國家嚴格的執行軍事化教育,他把所有計程車兵都當成了兵器。另一個國家崇尚自由教育,充分尊重士兵的人權。
在科技,信仰等等客觀條件完全一樣的情況下,這兩個國家計程車兵來打一場。
你覺得最後誰會贏?
實踐出真知,事實證明那些經受過嚴格訓練的選手,那些身體比大腦還要先行動的選手。確實要比一些自由思考的選手更容易打出成績。
人是很懶的,如果沒有人約束,讓他們自發的奮勇前進。這種人不能說沒有,但畢竟是少數。
所以漸漸的,大家都形成了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選手首先要訓練的就是他各方面的基礎能力。尤其是在小學和中學這個剛剛培養的階段,更是以增強體質和能力為基礎。
到了高中以後,才會適當的傳授一些戰術上的東西。
如果目標是成為一個偉大的選手,光靠這些機械化的訓練是不夠的。機械化的訓練只能培養出合格的選手,培養不出偉大的明星球員。想要成為偉大的明星選手,還需要選手自己有悟性才能更進一步。
但這依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幾乎所有的豪門,有名少棒。
都是以基礎訓練為主,很少有學校是以讓選手們自主練習為主。
“讓選手透過自己思考,然後再比賽的球隊呀?”
太田感覺自己的大腦可能是不太夠用,落合教練說的每句話,他好像都明白,但結合在一起,他又很難理解。
一群連15歲都不到的少年,也就是十三四歲。他們又如何能透過自己思考來打比賽呢?
就算是真的有這樣的奇葩球隊,恐怕也很難打出名氣吧?
不是太田部長有意唱衰,事實上指望一群十幾歲的孩子,能夠自己想出戰術,戰勝跟他們同等層次的隊伍。
在太田部長的世界觀裡,這幾乎是絕對不可能的。
只是這個世界太廣闊了,而個人的目光又太過狹隘。太田部長難以理解,並不意味著這種事情就沒有。
此刻站在打擊區上的奧村,一雙眼睛盯著投手丘上的川島。
表面上看起來他很平靜,但其實他的內心卻絕對不像表面上這麼平靜。
他的一雙眼睛,銳利的好像要刺破蒼穹。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隔著一扇窗戶,我們可以看到奧村的內心世界是多麼的波濤洶湧。
深入,思考!
更加深入的,去琢磨對方的想法。
這些念頭,就好像與生俱來的本能一樣,伴隨著奧村。
現在的球數是一好一壞,無人出局,三壘有人。
為了避免被強迫取分,對方這個時候應該不太敢投低角度的球。再考慮到捕遺的情況……
奧村的大腦就好像最先進的計算機,不斷的推演著眼前的局面。在他最深處的意識中,一個男人的身影久久無法揮去。
那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留著一頭捲髮。奧村對那個男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他那張笑嘻嘻的臉。
在奧村的印象中,他喜歡用他那隻大手撫摸選手們的頭。就好像寵溺孩子的家長,在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時那樣。
“做的很不錯!”
“比之前又進步了。”
選手們都把這個教練當成自己最親近的人,當成自己敬愛的長輩。
對於這個長輩的教導,他們也願意言聽計從。
“聽好了!棒球這種運動,是每一球之後都會暫停的運動。這就給了我們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