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行為已經是謀反了。大臣們只要是走進河間郡王府,就完全沒有了退路。
這是生死考驗,對於李是這樣,對於所有的大臣們都是這樣。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40分鐘了,還沒有人來到。
李孝恭和李對視一眼,表面上不露聲色,內心裡卻是極其的煎熬。
這時,皇甫睿來了,他見到李,拱手做了個揖,沒有說一句話。李靖點點頭示意他坐下,繼續等候其他大臣到來。
不久,第二個人出現了,他就是馬周。
接著第三個人出現了,是於寧志。
皇甫睿歷來是李的支持者,又是李泰事件的受害者,他沒有任何猶豫。
馬周和於寧志是李一手提拔重用的官員,年輕有熱血,對於李的人品、才能和貢獻都深深敬服,是李堅定的支持者。
不久,李靖來了。
當李靖來了以後,李你的心就放下了一半。李靖是大唐軍神,是軍中的標杆,他的到來,就能夠代表軍方一半以上的人的態度。
李靖在來之前,也猶豫了半天。
李靖是大唐軍神,是軍中第一人,然而,他在政治上,卻沒有像他在軍事上的那樣的敏感度。
當年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世民曾經親自找過他,尋求他的支援,然而,李靖卻選擇了保持中立。
李世民掌握政權以後,李靖自然被排在了核心圈子之外,李世民重用他的軍事才能,但是對他始終有所防範。這麼多年來,李靖謹小慎微,過得十分壓抑。
這次,他又面臨的同樣的選擇。李靖經過認真的思索,做出了選擇。
李靖對李世民和李都十分了解,一方面他認為,李更能夠帶領大唐走向輝煌!
另一方面,李靖也知道自己無論如何表現,也不可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了。
因此,於公於私,他都選擇了李。
每一個到來的人,大家都沒有說話,默默的坐在那裡。
戶部尚書高靜明的想法和李靖差不多,他已經得罪了李泰,對於太子殿下又十分敬佩,因此,也選擇了李。
隨後,魏徵來了。
魏徵原本是隱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李世民上臺後,將他關進了監牢。後來,李世民赦免了魏徵,並且重用了魏徵。
對魏徵來說,李世民既有救命之恩,又有知遇之恩,他對李世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是絕對不會背叛李世民的。
在處理李泰的事件上,他支援了太子李,是因為他不願意然李泰攪亂了朝堂,他要維護得之不易的貞觀盛世。
儘管李世民近來有些昏庸,但是魏徵也沒有想過,要推翻李世民。
和別人的沉默不同,魏徵一見到太子李,直接就說道:
“太子殿下,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您趕緊讓杜荷把飛虎軍撤走。”
李非常尊重魏徵,他說道:“魏大人,事情是突然發生的,我也不想這樣,我找你來,就是要商量如何解決問題的。
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就不要再輕易做出任何決定,以免發生更大的變數。”
魏徵說道:“你不撤走飛虎軍,這已經形成了反叛,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李孝恭說道:“魏大人,事情的經過你還不清楚。不是太子殿下要對付皇上,而是皇上要對付咱們這些人了。”
李孝恭把罷朝後,李世民要調兵進入長安進行鎮壓的情況,以及李世民要除掉杜荷和尉遲寶琪的情況告訴了魏徵。
魏徵也想不到李世民會這樣做,心中感到震驚,但是他仍然說道:“無論如何,也不能對皇上採取武力解決的辦法。”
李說道:“魏大人,我已經派侯君集去阻止杜荷了,並且,讓他趕往武警總部,避免在長安城發生流血衝突。”
魏徵在路上遇見了侯君集,知道他說的不錯,他也沉默下來,不再說話。
宿國公程咬金的府上。
尉遲恭接到了通知,他沒有馬上動身,而是來到了程咬金家裡,他問道:“老程,你接到了太子殿下的通知了吧?”
程咬金貌似粗豪,然而卻心細如髮。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雖然他的兒子程處默,是李的死黨。但是,讓他站在太子李一方反對李世民,他還是下不了決心。
他問道:“大老黑,你是怎麼想的?”
尉遲恭說道:“皇上對我恩重如山,讓我背叛皇上,我肯定是不幹的。但是我的兒子尉遲寶琪,已經帶兵參與了兵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