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倭奴國王天智,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統帥,他認為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就在於海戰。他分析了唐軍可能採取的戰術。
他認為上次海戰,聯軍吃了虧,僅憑著在朝鮮半島上唐軍的海軍,以及新羅和百濟的海軍,他們是不敢發動進攻的。唐軍一定會從大陸調集大批的海軍到釜山港口集結,然後才會與倭奴海軍作戰。
天智國王認為,不能等聯軍的海軍集結完畢,必須趁著他們力量分散的時候,各個擊破他們。只要是打敗了聯軍的海軍,至少幾年內聯軍是無法進攻日本列島的。
他下定決心,在對馬海峽留下部分艦隊,迷惑釜山港口一帶的聯軍海軍,他集中了整個倭奴各個邦國的大部分海軍,共有大小艦船2533艘,前往大唐海軍援軍的必經之路進行伏擊。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程處默有點驚慌,他接手海軍只有半年多時間,沒有打過海戰的經驗。不過他平時注重學習,虛心向海軍的老兵們請教,也指揮部隊進行過多次演練,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唐軍此時正處於行軍狀態,艦船之間拉開了很長的距離,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被敵人衝散成數段,被各個擊破。
唐軍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第三百五十四章 海上遭遇戰二
程處默和劉仁軌簡單地商量了一下,認為敵人太多了,唐軍應該儘量集中起來,避免被敵人分割殲滅。
劉仁軌負責指揮已經到達戰場的戰船,採取守勢,呈一字橫隊迎敵,阻擋敵人的衝擊,為後續部隊趕到爭取時間。
程處默負責指揮後續部隊的集結。
劉仁軌、薛仁貴和秦懷道下了旗艦,乘坐遊艇分別去執行任務。
劉仁軌是到最前面去指揮的,薛仁貴不能干涉他們的指揮,沒事幹,就跟著劉仁軌到第一線作戰。
唐軍有火炮的23艘樓船除了旗艦以外,其餘的22艘戰船因為沿途訓練,因此並沒有排在行軍佇列的前面。秦懷道是前往這支船隊的。
天智國王是有備而來的,他已經將部隊分為兩隊,一隊正面進攻唐軍,另一隊直插唐軍行軍大隊的中間。
戰鬥開始了。
唐軍以先頭的一艘樓船為中心,迅速向兩邊展開。倭奴人早有準備,他們的動作很快,當唐軍的陣型還沒有形成的時候,衝在最前面的戰船已經進入了弓箭的射程。
劉仁軌和薛仁貴登上了一艘樓船,立即升起旗幟,作為臨時指揮艦。
他們觀察後發現,此時唐軍陣型最前面,僅僅只有不到20艘戰船,要抵擋數百艘倭奴戰船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們看到兩艘戰船的中間有很大的間隙,後面的戰船還沒有趕上來,乾脆指揮著自己的這艘船駛了過去。
此時的戰場形勢,如果從空中俯瞰,就可以看到,唐軍的艦隊就像一條細細的長蛇。倭奴人卻像一把巨大的剪刀,分別對準唐軍的頭部和中間一段。
雙方開始交火了,此時的海戰遠射武器主要是弓弩、拋石機,對對方的傷害不大。主要的作戰形式,還是要靠近戰肉搏。
薛仁貴手持弓箭,和唐軍士兵們一起作戰,他箭不虛發,贏得了士兵們的一陣喝彩聲。
唐軍裝備的武器中,還有火油彈,由於拋石機的精度太差,加上倭奴戰船數量太多,雖然燒燬了倭奴人的一些戰船,但是阻止不了他們的接近。
士兵們對於燃燒瓶的威力信心滿滿,他們握住燃燒瓶,等倭奴戰船到了只有十幾米的時候,點燃了瓶口的油布,朝著倭奴人的戰船扔去。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唐軍士兵扔過去的燃燒瓶竟然大部分掉下了海里。他們仔細觀察才發現,倭奴人在船頭支起了漁網,燃燒瓶扔到了上面,大部分被彈開了,掉到海里。
有些燃燒瓶掉到了船上,但是地面上還有一張網,燃燒瓶完好無損的掉到了網上。倭奴人撿起來直接扔了回來。
原來,倭奴人早已研究了唐軍的作戰特點,預先做好了準備。
就在唐軍鬱悶的時候,倭奴人已經靠了上來,短兵相接了。
薛仁貴握住一把陌刀,狠狠地砍向了一名倭奴士兵。
倭奴國王天智對於這次海戰做了充分的準備。唐軍的艦船高大,還有火油彈和燃燒瓶等武器,這些他也都預先做了準備。
他的戰術是首先將唐軍的艦隊,截斷成兩部分,然後再向心衝擊,將唐軍再繼續分割,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將唐軍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