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一章 虛擬搏擊

鬧氏綜合技術學校開學兩週,奇楓的《虛擬搏擊應用》已經上了十幾個課室,我和奇楓經常交流探討,成功為這個全新的學科專業概括了一套相當健全的理論支援。

虛擬搏擊專業系統單獨擁有一個小園區,包括了一個教學樓和一個室外訓練場。

在去往虛擬搏擊園區的路上,我向徐邦華講解著設立這門學科的意義和發展潛力。

“我本身就是一名武道愛好者,身邊有不少天賦異稟傳承深厚的武人,在小香港發展期間,有機會接觸到了更多的武道流派帶表性人物。從這些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完整的看到當代武學的體系模型。”

“當代武學體系模型中,流派成百上千,主流不下數十,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可是我卻發現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在武道一途上面,人們習慣於選擇固步自封,傳承習練固定套路已經成為了潛移默化的常規,很少有人會去開創新的流派體系。”

“從當代武學體系中回看歷史,拳擊還是拳擊,勾拳擺拳組合拳,步伐氣息防禦力,和一百年前沒有任何區別。同理可見,散打、跆拳道、泰拳這些主流武道,模式都已經被固定下來幾百年,除了訓練方式依託現代科學有所改變,武道流派自身依舊散發著陳舊的氣息。這種氣息當可被視作另一種美,可以促進武道的推廣,但對武道本身的進步沒有絲毫幫助。”

“在固步自封的大環境下,也有人嘗試了突破,事實證明有不少成功者,比如面對特種兵,強調實戰的叢林生存戰法,面對女性,強調簡潔實用的女子防身術,這些新流派的一招一式都是透過科學的計算推演創造出來的,融入了生物工程學、力學、醫學等等諸多專業,在武道的本質,也就是實戰能力和威力上,遠遠超出傳統武道流派。”

“但這些新型的強大武道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侷限性。受眾群體受到侷限,普通的武道愛好者不會去訓練叢林生存的殺人技,武道文化中佔主流地位的男性更不會去學習女子防身術。此外使用方式也受到侷限,現代人習武,在享受武道文化的同時也需要交流,比武較技切磋對壘,這是武道的最大魅力,可新興武道流派過於追求實戰應用,動則催筋斷骨,殺氣太重,很難在日常中進行交流。”

“武道是文化,雖可用作自保,但絕對不應該成為破壞社會穩定,恃強凌弱的暴力手段。”

前面的一番道理闡述了當代武道的處境狀況,中間評論了現在武學的弊病短板,最後的一句總結,在承上啟下的同時,也揭示了《虛擬搏擊應用學》的性質態度。

徐邦華一直在靜靜聆聽,這些對武道的評價理論前所未有,讓他不由自主的陷入深思。

“你是說...貴校的虛擬搏擊應用學,是一門既能強身健體,具備一定的實戰能力,又沒有太大殺傷力,便於推廣交流的新型武學嘍?”

“正是這樣,除了徐老所說的這些,這門新興流派還具有極強的視覺藝術性,漂亮的招式對提升訓練熱情非常有幫助,對抗起來也更具欣賞性。妥善的發展推廣下去,一定會成為最受歡迎的武道新流派!”

咱是啥身份呀?資深反詐騙反套路人士,最擅長把圓的說成方的,把死人給說活了這種小事,何況咱還是有些真才實學事實依據的,給一個60來歲,最容易中招的老頭兒洗腦,簡直輕而易舉。

徐邦華讓我白話的熱血沸騰,一再的壓制激動的情緒,但腳下那不自覺的加快的步伐已經暴露了他的迫不及待。

從機關主樓出來,繞過主操場旁的小花園,此處別有洞天。

那就是虛擬搏擊應用學的獨立教學樓和訓練場,鬧氏綜合技術學校首學期5000新生,有2500人報了這個專業,可見這個專業的熱門程度。

另外2500人幹嘛去了?是這樣的,有200個想出國搞走私的黑社會,報了強森的俄羅斯口語培訓班,有300個愛狗人士,捧了文氏兄弟的場,剩下的2000人全都報了花魁的《新時期女性社會定位心理學》,嗯,猜對了,全是男的。我們背地裡稱呼這個專業為《備胎培訓班》。

訓練場上,此時正有5個班的一千多名學生在上基礎訓練課,他們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商場裡展示服裝的模特假人,學員們對著自己的目標做出各種踢打攻擊的動作。

我陪著徐邦華一路走過去,隨口介紹著:“在本專業的初級階段,重點是理論學習和專業理解,說白了就是讓他們打打遊戲,直觀的辨識一下虛擬搏擊的招式動作,實話實說,讓他們這麼早就開始練習動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