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護送而來的災厄(七)

才的話題實在是太複雜,太沉重,需要這麼一個輕鬆的說法來緩和情緒。蒙古的“中統元寶交鈔”刻版印製時間為元代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時代。這種紙幣是好幾手技術傳遞的結果。先是金國在某種程度上模仿大宋,蒙古又從金國和大宋獲得鈔票製作技術和理念。特別是臨安總投降之後,蒙古擄走了許多大宋的造幣專家,讓他們的造幣技術和理念獲得了更大突破。

“中統元寶交鈔”為樹皮紙印造,鈔紙長16.4厘米,寬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蓋有紅色官印。這種紙幣銀為本位,以貫、文為單位,面額:其文以十計者四:曰一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以百計者三:曰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以貫計者二:曰一貫文、二貫文。中統鈔每兩貫可兌換白銀一兩。這種貨幣不受區域和時間限制,國家收稅、俸餉、商品交易、借貸等使用寶鈔,並允許用舊鈔換新鈔,這樣中統鈔就成為通行於蒙古各地的統一貨幣。

而大宋的交鈔則不同,至少在趙官家上臺之前,這玩意主要是有錢人在用,城市在用。趙官家上臺之後才建立了新的貨幣制度,結果大宋的交鈔看起來倒是走起了蒙古已經走過的路數。

笑歸笑,丁飛問了一個問題,“你們誰見過私人鑄造的銀幣?”

這個問題讓強力部門的傢伙們無言以對,他們自己見過許多貨幣,用過許多貨幣,卻還真沒見過這些年私人鑄造的銀幣。趙登同忍不住問道:“你們覺得這會不會是一種謠傳?”

“謠傳說到這麼有鼻子有眼,總不會是那麼簡單。”劉寵答道,“而且要是說蒙古人偽造,那也只可能是偽造紙幣。蒙古人自己都沒有那麼多白銀來流通。”

作為在河北作戰的將領,劉寵不太好意思說大宋對蒙古實施了偽幣作戰,但是因為蒙古通脹,導致小面額貨幣賠錢的糗事。

“我覺得這問題大概是在福建那邊為主,又或者是在廣州。江南這邊還真沒聽說過有人敢這麼幹。”趙登同講了自己的看法。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