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大河向東流(八)

這種修水壩就只能日夜工作。黃河以北面對蒙古軍的進攻,全部由軍隊進行。黃河南岸那邊就沒這個問題,部隊就大量徵集了民眾參與修建行動。就見黃河兩岸燈火通明,遠遠看去真如星河落地一般。

頭一天,蒙古軍還沒反應。第二天晚上休息的時候各軍全部傳達了最新訊息。就在當天下午,部隊出現了事故。新開挖的河道兩邊土坡遭到河水侵蝕,出現了堪塌。兩名巡查員不慎落水,幸好大家穿著救生衣,總算是在出人命之前被救了過來。

“等到新河道穩固之後,我們一定會組織大家前去觀看。現在河道不穩,危險四伏,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我們要求所有部隊一律不許上新河道去。”趙太尉的命令被傳達到全軍。

下達安全生產命令的趙太尉在第三天跑去河道邊看了一陣。古人講水滴石穿,趙嘉仁自己也見過房簷下被水打出的小坑。老子說過,‘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晝夜不息的河水對河道有侵蝕作用,新河道薄弱的土層很快就因為河水的沖刷被衝寬衝深,河道兩邊的土坡下方被水淘空,稍微受到震動就會堪塌下去。堪塌下去的土方被河流快速沖走,並沒有堵住河道。兩天下去,河道整個就寬了好幾米。

以趙太尉為首的騎兵沿著河道南岸行進之時,就見到河對岸出現了蒙古騎兵的身影。兩邊隔著河道對視,接著都選擇了無視。

巡視回來,趙嘉仁得到在黃河新河道以北的宋軍營壘遭到蒙古試探性進攻的訊息。不管蒙古人最初怎麼考慮的,他們的進攻遭到宋軍營壘裡面部隊火炮火槍轟擊後並沒有終止,而是賊心不死的試探完所有營壘,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選擇撤退。

託了之前蒙古軍錯誤判斷的福,宋軍在新河道以北修建起了大量營壘,得以護住新河道。讓蒙古軍也沒有辦法靠近做些什麼。

第三天傍晚,趙嘉仁看著新修的河堤。此時兩邊的河堤都探入黃河超過三百米。不過與六七里寬的黃河河道一比根本不算啥。可已經能看到河堤探入黃河的模樣。

再過三天,黃河河堤長度都超過六百米。根據測量,新河堤這邊的水位上升了一米多,明顯開始對黃河起到了一定影響。不僅兩條大堤之間的河水流速有明顯提升,新河道的水流速度同樣有明顯提升。

大宋共和四年六月十六,下了一場雨,填河工作並沒有停止。此時河岸兩邊前後相隔30米的兩條長堤已經被合成一條,組成一條有五六十米寬的長堤。長堤上儘可能鋪了乾土與碎石,在這種半硬話地面上鋪設了十幾條鐵軌。靠了畜力拉的車,鐵軌上一直用運輸著修堤物資。讓修建工作能夠不斷進行。

當天下午,騎兵們冒雨趕回。測量負責人董如海整個人溼漉漉的走進大帳。摘下他的斗笠之後,露出一張滿是喜色的臉。

“怎麼樣?”趙嘉仁雖然是詢問,臉上也有了笑容。

“稟告太尉,我們沿著新黃河南岸進發,發現最初的河水與當地小河匯合之後,那些向南的河道被衝來的泥沙淤積堵塞,黃河水整體繼續向東流動,並沒有出現新黃河向南再衝入黃河故道的情況。太尉,之前我們前出兩百里,真的是太對啦!”工科男董如海歡喜的說道。

如果是文官的話,或者是那種精於世情的人,此時大概就不會把功勞給拉到他自己身上。因為提出前出兩百里進行測量的是趙嘉仁。董如海不自覺的就把自己和趙嘉仁完全等同,還真是工科男的習慣。

趙嘉仁倒是沒有要和他們較真。得知了訊息之後,他非常高興。留在工地的指揮員和測量部門同志們的臉上同樣都是笑意。大家之前的辛苦終於得到了證明,這就意味著修堤的工作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啦。

宋軍的歡喜就是蒙古軍的失落。在趙嘉仁與同志們滿面笑容之時,滑縣的蒙古軍金帳裡面,蒙古軍將領與蒙古大汗忽必烈臉色都很陰沉。到現在,眾人腦子裡都只有一個問題,如果不肯硬衝宋軍設在黃河以北的營寨,那該怎麼辦!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