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忽必烈自己攻打下的大理,讓他放棄那是千難萬難。不管伯顏或者張弘範說的多麼正確,只要提出這個就已經是大錯特錯。所以郝仁就從另外一個層次來講,既然蒙古與大宋的全面戰爭不可避免,那麼大理就只是遠離蒙古統治中心的一個偏遠之地。從戰略高度去談整體戰爭,忽必烈自然會有他的判斷。
之後忽必烈等人就確定了停戰協議的核心底線,蒙古與宋國不能在四川到山東的漫長戰線上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在這一帶上,雙方以現在的實際控制線作為停戰線。至於在更遙遠的地區,蒙古只求能夠固守大城,不主動去挑釁宋軍即可。
帶著這樣的談判底線,郝仁就與宋國使者宋公明進行談判。兩邊是一拍即合。蒙古有內部問題,大宋同樣也有大量內部問題。趙嘉仁同樣希望能夠有時間先解決這個問題。
“宋兄弟,襄陽現在可就在我們手裡呢。”郝仁開玩笑般的說道。
“襄陽就放在你們手裡好了。”宋公明笑嘻嘻的答道。
兩邊對話的時候雖然都笑的開心,情緒輕鬆,對話中蘊含的意志力卻如同針尖對麥芒。
郝仁確定這個最大的難題之後,心裡面也輕鬆許多。忽必烈大汗絕不會允許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襄陽被宋國奪走,幸好宋國並沒有堅持。
至於宋公明,趙嘉仁對襄陽的看法讓他覺得非常訝異。‘蒙古人願意在襄陽囤積重兵,那就讓他們這麼幹吧。他們囤積的兵力越多,我們在未來可以殺的蒙古軍就越多。若是蒙古人未來願意搞千里馳援那就更好,圍點打援可是很好的戰術。’
趙太尉既然如此有信心,宋公明也願意相信趙太尉的判斷。
由於此次議和不涉及蒙古與大宋兩國之間的相互關係,所以到底在哪裡簽署協議就成了問題。忽必烈當然希望協議在大都最後簽訂,宋公明基於對等的立場,就提議在臨安簽署。雙方經過一番討論,最後決定在汴梁這個‘邊境城市’簽署協議。
沒想到蒙古人最終會同意把簽約地放到汴梁,宋公明心中也非常感慨。現在大宋基於地球的經緯度的製圖已經被幹部階層接受,赤道本就存在,東西向的緯度很好確定。然而南北向的經度沒有天然的標準,就得人為界定。所以聽過愛國教育的宋公明聽過趙太尉的一句話,‘只有經過汴梁觀天台的那條子午線才是本初子午線’。
如果想準確測量這根子午線,大宋就一定得奪回舊都才行。僅僅這一點,宋公明就確定在趙太尉眼中的議和僅僅是停戰協議,大宋與蒙古之間一定還會再次爆發激烈的戰爭。
孛兒只斤?郝仁非常欣慰的看到和議終於簽署。雖然此次南征在領土上的成果基本上只剩下一個襄陽,不過蒙古文化裡面對於土地並不是特別在乎。南征宋國獲得了極為豐厚的戰利品,蒙古貴人完全可以接受這樣的成就。郝仁忍不住在想,如果希望宋國的左丞相趙嘉仁能夠把宋國多養肥幾年,以便蒙古再次去宋國搶一把。
可巧不巧,返回臨安的趙嘉仁召集會議。首先就是宣佈楊太后臨朝,接著就是召集官員,討論大宋的財富問題。
楊太后坐在位置上,聽著趙嘉仁講述著交鈔、銅錢、錢莊、糧鋪、常平倉這些名詞。雖然這些東西楊太后也聽說過,然而被趙嘉仁一講,楊太后完全聽不懂。
趙嘉仁也沒指望楊太后懂得這些。實際上他覺得連這幫官員們也未必完全聽懂趙嘉仁做出的財政規劃。
“……我大宋交鈔一直貶值,很大原因就是在設計交鈔的時候就有讓百姓長期持有交鈔的心思。雖然有這心思,卻沒有這種理由。所以交鈔的鈔法需要改。江南四路凡是在城市購買糧食、布匹、食鹽、鐵器,只能用交鈔!”
趙嘉仁的話音一落,文官們都懵了,幹部們倒是眼睛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