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有三百里加急快信。”幕僚的聲音讓賈似道的眉頭輕輕皺了一下。
“何人來的快信?”賈似道問。
“福建路提點刑獄。”幕僚回答。
賈似道無言的嘆口氣。趙嘉仁在十四歲的時候已經能夠對天下大勢有個清楚的看法,之後更能對蒙古主南侵做出精準預測。這麼一個本該運籌帷幄的文官,卻因為年輕氣盛上了前線,如同武人一般浴血廝殺。
大概是他上了前線之後,終於知道蒙古水軍根本不是福建海盜可比。賈似道很不高興的想。他甚至下了決心,若是趙嘉仁前來哀求幫助,賈似道就要訓斥趙嘉仁一番。讓這個毛孩子知道些天高地厚。
拆開信,賈似道看了起來。幕僚就見賈似道表情從懷疑到驚喜,然後有有了些憤怒,最後有變成了生氣。
“相公。趙提點出了事麼?”幕僚忍不住問。身為幕僚,就得及時開導賈似道。賈似道的情緒變化太快,以至於幕僚得先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聽幕僚這麼一問,賈似道將信拍在桌子上,非常生氣的說道:“可笑!甚是可笑!”
說完,賈似道站起身。揹著手在官廳裡面走了起來。幕僚看賈似道一臉又生氣又高興的模樣,連忙拿起信。
信的內容不長。趙嘉仁告訴賈似道,他海戰中擊沉三艘蒙古水軍大船,俘獲兩艘。抓了277名俘虜,獲得了194具屍體。出於文武和睦的打算,把這些俘虜與實體運到海州後想將194具戰死的蒙古水軍分一半給海州與漣水軍守將。沒想到海州與漣水軍守將竟然把搬下船的蒙古水軍屍體全部搶走。幸好俘虜還在船上,趙嘉仁的部下死守船隻,才算是保住了俘虜。
在信的最後,趙嘉仁問賈似道,現在賈似道派人去把俘虜接管,還是趙嘉仁親自派船把俘虜送到揚州。
看完了信,幕僚完全理解了賈似道為何會有那麼離譜的反應。趙嘉仁這個18歲的提點刑獄辦事真的令人無言以對。從能力講,他一個文官親自帶兵,在海上大破蒙古水軍。若是一個懂做官的,這功勞足以一舉成名。
結果呢,這孩子竟然覺得海州的武將們守城有功,居然想分點軍功給他們。殘酷的現實就把他好好教育了一番。這年頭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吧。
幕僚放下信,對賈似道說道:“相公,趙提點……雖然年輕,卻也知錯能改。相公還是先讓趙提點把俘虜送到揚州吧。”
賈似道停下腳步,“不!馬上派人去海州接收俘虜。一旦核實,就命趙嘉仁把俘虜送去慶元府。咱們派人去慶元府備船,將這些俘虜儘快送去臨安。”
“若是夏貴與毛興沒能守住海州與漣水軍……”幕僚不想讓賈似道過於託大。
賈似道擺擺手,“無妨。既然俘虜277人,死屍撈了194具。李璮的水軍損失沒有三千也得有兩千五六百。他打不下去了。”
幕僚一想,也覺得有道理。任何軍隊實打實的損失三千人,都會實力大損。然而身為幕僚,他繼續問:“相公。那趙嘉仁可信麼?”
“我信得過他。再說,派得力之人去,總不至於被這麼一個傻孩子給騙了。”賈似道說起趙嘉仁的愚蠢,就沒了好氣。“給趙嘉仁的父親寫封信,將他乾的好事告訴他爹。既然趙嘉仁送俘虜去慶元府,無論如何都要去拜見他爹一次吧。有些話,我們真的不方便講。”
兩淮安撫大使親自下令,事情就以驚人的高速執行起來。賈似道的得力手下只用了兩天就從揚州趕到了海州。精疲力竭的人員也不去休息,連夜審問那些俘虜。經過審問之後,確定這些人的確是益都(山東)行省長官李璮麾下的淄萊水軍。
277人中不僅有272名山東人,還有5名重傷的蒙古人。確定趙嘉仁沒有扯謊,賈似道的命令立刻就得到了執行。趙嘉仁也不拒絕,兩天時間裡,他竭盡全力對蒙古軍船進行了搶修。三斤炮打出來的洞被堵上,水密艙裡面的海水被抽出來。他立即帶領船隊押送俘虜與這兩艘大船南下。
如此猴急的做法甚至讓趙嘉仁的手下都覺得有些過激。大家覺得好歹也多維修一下才好。趙嘉仁問他們,“這些船送回福州,我們立刻就拆了,只用船上的木料。難倒你們想開這種船麼?”
這個理由倒也能被接受,用慣了趙氏船之後,這幫人已經無法接接受傳統的大船。
趙嘉仁知道賈似道最關心的是什麼,他命一艘300噸的大船運送俘虜緊急趕路。自己則先去了嘉興府的華亭縣。已經好久沒見到大哥趙嘉信,趙嘉仁很是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