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五章 震撼(1)

對於公羊學派來說,不,應該說是,對於所有計程車大夫而言。

怎麼限制君權,是一個從漢室建立開始,就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命題。

董仲舒發明天人感應,引入陰陽學家的五行理論,透過一個大而化之,擁有感情的天來制約君權。

用春秋的災異,進行恐嚇。

以達到讓君王畏懼和害怕,從而自我約束的目的。

只是……

隨後的事實證明,皇帝只想要對他統治有利的大一統。

至於天人感應?災異說?

他是直接拋棄了的。

董仲舒生前,就被當今和他的弟子呂步舒,聯手上了一堂課。

自那以後,董仲舒再也不敢隨便談論災異了。

而現在,若張越所說有確證,那麼……

大家手裡就有了一張新的牌了!

但其他人,卻更在乎張越所言的所謂‘古之君卿大禮’。

諸夏民族,自古是禮儀之邦。

而對漢代儒生來說,他們做夢都想要恢復禮樂!

為什麼?

因為,直至如今,世人公認,現在依舊是禮崩樂壞的世界!

秦末的戰火,幾乎將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文明發展成果付之一炬。

戰爭夷平了數不清的繁華大邑,毀滅了無數傳承悠久的古老家族,更令無數禮儀失傳。

叔孫通為漢制禮法,攪盡腦汁,也只制定了一套不倫不類的大朝議。

至於其他禮法?

抱歉,沒有功夫去做。

於是,漢季不僅僅缺失了古代的君臣禮儀。

更缺失了那些重要禮儀的程式。

就連當今天子封禪泰山,所用禮法,也都是靠著向齊國的老人打聽加自己開腦洞搞出來的。

所以,後世的司馬光,因此捶胸頓足,在資治通鑑裡責備叔孫通:惜夫,叔孫生之為器小也!徒竊禮之糠枇,以依世、諧俗、取寵而已,遂使先王之禮淪沒而不振,以迄於今,豈不痛甚矣哉!

百年後,大儒劉歆寫信給揚雄,對此同樣痛心疾首的說:“今……有鄉禮二、士禮七,大夫禮二,諸侯禮四、諸公禮三,而天子之禮無一傳者……”

東漢鴻儒王充,同樣對此深表痛心,其在著名的經典中說道:“案今禮不見六典,無三百六十官,又不見天子,天子之禮何時廢?豈秦滅之哉?”

在恢復禮法,重建禮樂這個事情上,不分今文古文,都是相同的不惜一切代價,找一切機會,也要重建禮樂。

蓋因為,這不僅僅關係到他們的自身利益,更關乎他們所共同認定的價值觀。

如今,張越言之鑿鑿,所謂‘古之君卿大禮’。

若能證實,恐怕除了左傳外,人人都將無比高興!

張越微笑著,轉過身去,看向那個老儒生,長身拜道:“不敢欺瞞zhang者,小子偶從蘭臺所遺舊秦七百餘萬片殘簡之中,發現了數十片秦人自楚所得的簡書,雖然很多都被戰火所焚燒,字跡模糊不清,但小子還是從中整理出了一篇較為完整的簡牘,其為楚國所記鄭國史料,晚輩命名為……”

後世的清華簡,張越在網上看過許多整理出來的內容。

而蘭臺和石渠閣之中,藏有蕭何當年從秦阿房宮廢墟之中清理出來的成千上萬片殘簡。

蕭何在世時,動用了舉國之力整理了其中百餘萬片,並在這些殘簡的基礎上,重建了漢室的制度和法律。

只是剩下的,就再沒有人有這樣大的毅力和功夫去整理了。

一直以來,都藏在蘭臺和石渠閣。

故太史令司馬談在世時,曾花費無數精力整理和重建它們。

其子司馬遷繼任後,為了編纂,同樣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

可惜……

這個工程量實在太大了!

大到,哪怕司馬談父子不吃不喝,用盡一生,也無法完成。

事實上,他們父子兩人一生只整理其中不過一成的殘簡。

即使如此,也讓司馬遷得以寫成號稱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史記。

但,剩下的那些殘簡,在司馬遷死後,就再無人過問了。

等到西漢王朝滅亡,王莽篡漢,以及隨後的新王朝毀滅,戰火重燃。

這些蕭何花費無數精力,從秦代廢墟搶救出來的典籍,大部分被付之一炬。

剩餘的一小部分,為東漢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