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忠於華夏,忠於大明,不叫四夷亂華謀夏,朕便足以放心了。”
朱和至眼淚都流了出來:“臣愚魯,只知道忠於陛下。”
朱慈烺知道這種話沒辦法硬灌給這個時代的人,他們還留存著信仰,而皇帝就是這個信仰的載體。
楊威站在皇帝身側,看著荊王的反應,心中隱約覺得這人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開拓者。遠在泰東之地的美洲,與大明一年能有一兩次通訊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正需要一個殺伐果敢,不受傳統道德約束者前往主事。
孝子賢孫固然可以守成,但要開拓卻不容易。
——不過往好處想,說不定這是荊王少年老成,城府極深,故意做出來的姿態呢?
楊威安慰自己。
“這位是武備大學教授,楊威中校。” 朱慈烺道:“收納美洲之地以為屏障便是他的諫言,故而朕叫他一起來了。”
楊威上前一步,向荊王行禮致敬,道:“微臣可否向大王徵詢一二?”
荊王自然是絕無隱瞞。(未完待續。。)
七零伍 潛在的敵人
楊威主要想了解的就是美洲的地理環境。自從他執掌武備大學的戰略系之後,對各個國家的歷史和現狀都有一定的涉獵,這讓他的生活輕鬆愉快,像是達成了幼年時候的期盼,享受一份清閒的文職工作,同時還有高額的退休金朝他招手。
在另一方面,楊威卻也擔負起了沉重的負擔。他幾經推演,相信大明始終要與歐洲發生衝突,絕非不少士大夫相信的:大明將與耶教歐洲聯手,走向大同世界。
“歐洲人從來沒有過信義。一個要透過接吻來檢查妻子是否偷喝了果酒的文明,註定不會信任大明。而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