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把總再向各局應旗,升起了二十六面百總旗。百總旗緊接著便向旗隊長應旗,每指到一旗,該旗的旗隊長便取下身後靠旗,斜向上下揮舞。一時間,陣列上旗幟飛揚,如同隨風起伏的花海。
高傑領兵多年,卻沒見過如此肅整的應旗,不免心中先怯了一分。他知道東宮會練兵,但那是東宮侍衛營。這獨立營應該是新編成的營頭,沒想到也是有模有樣。
“兒郎們,放炮,衝上去殺散他們!”高傑高聲呼喝道。
陣中炮聲登時響起,軍陣如同撲向灘頭的潮水一般,湧上前去。
朱家駿端著千里鏡,道:“也該把咱們寶貝拿出來招呼他們一下了。”
羅玉昆嘴角上咧,揮了揮手,傳令道:“給炮陣讓開位置,待敵軍衝近了就開炮!”
最前面的鴛鴦陣應著旗令,緊步挪動,讓出炮陣。後面的輔兵和民夫趕著挽馬,推著炮車,進了火炮陣地。(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推薦票~~~謝謝支援~!
二五一 戍兵騎馬出蕭牆(二)
這火炮是最近出廠的鐵模炮,炮彈大小與泰西人的四磅炮相近,用藥量卻多了許多,所以火炮射程和威力比之四磅炮更大。
雖然皇太子更喜歡後裝的弗朗機炮,但考慮到模具的製造難度和時間成本,還是優先鑄造了前裝式的紅夷炮。
這種新炮被定名為:營屬一七式前裝直射火炮。各營配置五門。
雖然看起來數量不大,但每門炮要額外多出四匹馱馬,兩輛炮車承裝火炮和炮彈、火藥,五個炮兵開炮。另外還要編制一百餘人負責運輸、保養,是個完整的火炮局。
在上次封家村之戰中,火炮並沒有發揮出讓人滿意的戰果。與其說劉芳亮是被火炮擊潰,不如說是被嚇死的。
戰後肖土庚帶人總結了火炮使用的問題,發現居高臨下這種傳統思維並不能取得良好的作戰效果,而且因為地面硬化程度不足,火炮落地之後能量灌入地裡,而非正面轟擊那般直衝敵陣後排。
所以從那以後,炮兵操典中就有了“正面佈陣”的要求,而且無論是紅夷炮還是弗朗機,都要求炮口仰角最高不超過三十五度。
在工兵和輔兵挖掘炮車歸位道的時候,火炮長掀開了炮衣,露出冰冷光滑的炮身。其他四個炮兵各行其是,安排輔兵搬運炮藥和炮彈,清理炮膛,準備發射。
“一百五十丈測距!”火炮局百總手裡拿著沙漏,一邊朝動作較慢的那門炮走去,給予壓力。
各炮的炮長將手臂向前伸直,豎起拇指,先閉左眼,使右眼視線沿拇指一側對準目標左側。頭、手不動。再閉右眼,使左眼視線透過拇指的同一側,並記住視線對準實地某一點。然後目測目標左側至該點的寬度,將此寬度乘以十倍,即為本炮至目標的距離。
這種炮兵測距的跳眼法已經屬於較為高深的技術,九十丈內誤差不能大於三丈。必須十分熟悉自己臂長和瞳孔間距讓。
“落點:九十丈!測距!”
有了距離,然後套用炮術板上的公式,算出炮口的仰角,以炮身前段的星門和後端的照門與目標形成三點一線,進行瞄準。在熟練的炮手操作下,整個過程甚至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報告!一號炮位就緒!”火炮長高聲喊道,這是敵人的馬兵已經進入了火炮射程之內。
“二號炮位就緒!”
……
“敵陣中心,瞄準!”
百總的目光在五門炮之間巡視,直到見各炮的瞄準手確定了炮口方向。揮動綠色牙旗,他才喊道:“點火~放!”
轟!轟!轟!轟!轟!
接連不斷的五聲炮響,炮口吐出濃濃的煙霧。
“清理炮膛!急速自由射擊!”百總端起千里鏡,檢視火炮的落點。
炮彈從濃濃的硝煙飛出,直直撞上策馬疾馳而來的馬兵。雖然彈丸的飛行速度看似不快,甚至給人一種伸手就能抓住的錯覺,但其蘊含的力量卻連人帶馬撕成碎片。
高傑完全沒想到,只是一個照面之間。自己的陣型中就被犁出了五道血路。
“將軍!”副將李成棟縱馬追了上來:“將軍,有詐!這些兵絕非烏合之眾!”
高傑之所以帶著自己的親兵家丁列陣最前。就是怕屬下將領聽說是東宮兵,產生動搖。就說這個李成棟,當年跟他一起反的李自成,投降明軍,看似忠心耿耿,卻是個翻臉比翻書還快的傢伙。
“已經開打了。還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