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突然腦中跳出這麼個人來,卻想不起來是哪裡看到的資料。

既然他此時歸降,看來威脅度也不是很高。

“不過殿下放心,巡撫周應期已經親自見過了這些歸降之人,一應武器也已經全都收繳了。如今正在做分營分地的工作,想來最多一個月就能全部安置。”姚桃連忙補了一句:“軍中也已經將匠人和精壯都挑選出來了。”

“這方面咱們吃的虧已經夠多了,他們再小心都不過分。”朱慈烺說道。

當年車廂峽之戰本來是徹底平息寇患的天賜之機,可惜因為崇禎的一念之仁,陳奇瑜排程不當,接受了流寇投降。流寇從車廂峽這條死路里走出來,非但得了補給,也沒有被收繳武器,甚至沒有打亂編制就地安置,而是由朝廷派安撫官監督返回原籍。

所謂的派安撫官監督,乃是按照一比一百分配,流寇人數是官兵的一百倍!這種情形與縱虎歸山有什麼不同!

李自成、張獻忠當時都在其中,哪怕陳奇瑜只誅首酋,也沒後來十餘年的動盪了。

崇禎帝缺乏戰略和用人的眼光,卻是實實在在愛民如子,所以只要不打仗,由他整頓吏治,賑濟災民,真要熬到春暖花開大地復甦也未必不可能。

朱慈烺在內侍的幫助下往上靠了靠,喝了口蜜水,蕩去嘴裡的苦澀,喉嚨也舒服了許多。他道:“姚桃,計糧以口,分配到戶,這只是節源。要想度過難關,還是得開流。糧票推行得如何了?”

朱慈烺前世很小的時候見過糧票,那是一種許可證性質的票據,本身不可能作為貨幣使用。現在山東發行的糧票,卻可以作為貨幣符號直接去各家糧行換取等量等質的米糧。這對抑制糧價有直接效果,很快民眾就習慣了用糧票換糧,而不是拿銀子去糧商那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