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6部分

朱慈烺自己分析的北伐作戰共分為四個階段,這也影響了總參謀部的計劃定製,同樣採用了四階段論。

第一個階段是收復河套地區。第四、第五兩個軍分別從榆林和寧夏出發,攻打烏拉特、土默特等蒙古部落,徹底收復黃河河套。

其中第五軍的作戰任務是直達烏梁素海,打通寧夏到烏梁素海的通道,並且在水草要津處建軍堡固守。

林濤和趙良棟的第四軍將以歸化城(呼和浩特)為目的地,最終要攻克這座青色之城,並駐兵鞏固,前線兵鋒越過歸化城北部的大青山,設立前沿軍堡。

在第一階段結束之時。大明應該控制了整個河套地區,確保河套馬的供應,為第二階段作戰打下基礎。

在第二階段的作戰中,周遇吉將從張家口出兵,尋找較大且反抗大明的蒙古部落進行決戰,徹底平復漠南蒙古的反抗,成為繼續北伐的物資囤積之地和兵員補充地。

在完成了這兩個階段之後,大明的國力應該有條件進行蒙古地區的道路修建和軍堡布點。繼而將兵鋒送達烏爾格——後世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

在佔據烏爾格之後,整個蒙古高原都將在大明的統治之下。然而這並不是結束。在北伐之戰中的最後一階段,大明的軍隊將抵達北海——貝加爾湖,這也是當年蘇武牧羊的地方,大唐鼎盛時的疆域北端。

整個北伐作戰中,大明動用的軍隊將在五十萬上下,準備耗時二十年。而大明的敵人是誰呢?

草原,青山,嚴寒,為數不多的蒙古牧民……

因為真正的蒙古帝國已經在十數年前徹底覆滅了。

許多人都會搞混元朝和蒙古帝國的關係,仔細分析下來卻也不算太複雜。

在國朝太祖定鼎中原之後。元惠宗妥歡帖睦爾率領著蒙古王族和元朝所剩的軍隊撤退到了自己祖地——蒙古高原。

因為成吉思汗近似於瘋狂的擴張,使得蒙古人的土地幅員遼闊,汗國、部落林立,而佔據華夏故土的元朝版圖只能算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因為元朝皇帝又是蒙古帝國名義上的大汗,對於蒙古各大汗國和部落享有一定程度的宗主權。元朝的滅亡只能算是蒙古帝國失去了華夏數省,而帝國依然存在。

元惠宗於洪武三年在沙拉木倫河畔的應昌去世。

其長子愛猷識裡達臘獲悉父親去世的訊息後,便在哈拉和林繼位,他將元朝政權又維持了八年,並厲兵秣馬盼望著有朝一日收復失地。然而,他非但沒有機會實現這一願望,還面臨著深入蒙古腹地的明軍征伐。

洪武五年,大明戰神徐達率軍攻向哈拉和林,這黃金家族的大本營,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徵,戰爭十分激烈。只是因為戰線過長,後援不繼,明軍受阻於土拉河畔。

洪武十一年,愛猷識裡達臘去世,其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這位第三任殘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帝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

十年之後,大明涼國公藍玉率領十萬大軍,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元朝大將脫古思的軍隊,所謂捕魚兒海大捷。此役中,元朝諸王、平章以下官員三千多人及軍士七萬餘人被俘,脫木思帖木兒逃走後被其部將縊殺。

這次的戰敗使黃金家族——忽必烈系的大元政權喪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以至於大多數蒙古部落宣佈脫離它而自立。

蒙古各部又回到了爭奪蒙古帝國大汗寶座的紛爭當中。(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票,求月底雙倍時候的月票~~!

六三六 山豗谷洶豺虎嗥(7)

在永樂年間,大明與蒙古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本著打壓黃金家族的原則,大明支援乞兒吉思(吉爾吉斯)人鬼力赤殺死了脫古思帖木兒的次子額勒伯克汗,承認他對蒙古各部的宗主權。

“鬼力赤對蒙古的篡權,類似於王莽篡漢。結果卻不同,他是被阿蘇特部的阿魯臺和衛特拉部的馬哈木殺死的。阿蘇特部是波斯人,即漢時的安息,如今我們能夠吃到的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都是從那兒傳來的。”先生在課堂上屈指數著西域傳來的物產,在他背後是一副十分抽象的坤輿圖。

化名朱勇的朱慈炤坐在下面百餘人之中,神采熠熠,手持炭筆飛速在紙上做著記錄,恨不得將先生的每個字都裝進腦子裡。一些蒙學畢業學生顯然對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很熟悉了,只是遊刃有餘地在紙上寫下幾個名字,畫出一些提醒用的符號,注意力仍舊在講臺前的先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