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多爾袞的兩白旗、兩紅旗大軍也出現在了海州東北。
蕭東樓在失去了宋弘業的情報支援之下,雖然不能提前十天半個月就知曉進軍路線,但透過廣派探馬,以及錦衣衛和軍情司的其他渠道訊息,仍舊有時間進行準備。
常志凡的確是時運來了擋也擋不住,一次偶然的遭遇讓他發現了正黃旗主力的先鋒部隊,正是靖虜墩正面。之前安排的保護部隊當即轉成了先頭偵察部隊,主動進行試探攻擊,讓濟爾哈朗以為自己行蹤暴露,只能放棄突襲,就地紮營。
隨後趕來的第二軍主力,迅速以靖虜墩為中心,佈置前沿陣地,安排後勤線路,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按照操典展開,完全不用常志凡操心。蕭東樓也順勢安排第三師作為主力前鋒,針對濟爾哈朗進行防禦作戰。
多爾袞見濟爾哈朗停下腳步,不敢孤軍深入。他知道明軍三營三師制度,也在摩擦和打探中學會了看軍旗辨別明軍編制。現在濟爾哈朗那邊只傳來明軍一個師的訊息,那麼另外兩個師在哪裡已經不言而喻了,肯定在哪裡佈下了圈套等著自己一腳踩進去。
最理智的做法就是班師回朝,固守盛京以南的地盤。
只是文官可以理智,將士卻未必能夠理智。
大冬天地在雪原上奔波,最後不戰而退,這是何等的屈辱!(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票,求月票~~!
五八三 裹屍馬革英雄事(4)
佘安目光灼灼地盯著遼東地形沙盤。
這個沙盤從遼陽到梁房口已經細化得十分清楚,每條道路的通行量都已經得到了計算。作為第一軍的分部,蕭東樓在發起冬季攻勢的時候並沒有調動他,只是進行了通報,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做出相應的配合。
“咱們直接打遼陽。”佘安在軍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