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4部分

是為國家。”永王流利地吐出《虎賁報》幾乎每期必印在報眼的一句話。對於廣大的將校官兵而言,要理解國家不用太複雜,只需要記住這“四維”就足夠了。

我所居之廣袤土地,共生之億萬百姓,這就是國;

我父親所遺留給我,我日後遺留給子孫,這就是家。

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被這一橫一豎,一大一小的四個維度都囊括期間。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那朝廷呢?朝廷是幹嘛的?”

“聖天子代天牧守四方,朝廷百官是天子的臣下,輔助天子。”永王在回答時不由腰桿挺直,雙腿緊繃。

“這就是為何要訂立戶籍了。”朱慈烺道:“抵禦外辱,只是朝廷的一個責任。朝廷還要教化百姓,哪裡應該多派教諭,哪裡應該抽調儒學,這是否跟某地少兒多寡有關?朝廷還要撫養百姓,那麼江南重商,是否要從湖廣調糧?今年豐收,是否會發生穀賤傷農之事?若是發生災荒,該調派多少糧食?附近州縣有多少民力可以聘用?這些是否都要先知道人口多寡?”

永王眉頭紓解開來。道:“皇兄所言甚是。慈炤只是一門心思在兵力上,卻沒想到國家還有如此之多的民政事。”

“這些還是淺層的。”朱慈烺輕拍著雕欄道:“戶籍上有年齡有男女,是否都能適齡婚配?每年人口增減,也能看出地方守牧官員的盡力與否。若是人口多而田地少,還要適當疏導,引領移民。這些都是國家大事。朝廷職責所在,絕不能放任。”

永王的的佩服變成了仰慕,道:“皇兄,那黃老無為而治果然便是不對的吧?”

“黃老所謂‘無為’並非朝廷什麼都不要幹。而是朝廷、守牧不能憑自己喜好、奢欲、政績為所欲為,強調的順民施政。譬如河南豐收而淮北歉收,便引河南之糧養淮北之民,自然而然國家安泰,這便是無為之治,絕非說什麼都不要管、不要做。否則漢高祖還設官作甚?直接讓百姓自生自滅罷了。”朱慈烺笑道:“你現在想的還挺多啊。”

永王略帶苦惱道:“最近總有種懵懂之感,但又說不清楚,便什麼書都抓來看看。”

“到了你這個年紀有各種想法也是正常的,不過我倒不建議你看太多書。”朱慈烺道:“你所看到的書,其作者都是專治一家,乃至於精通。對你來說太高太遠,你看來看去都是似是而非,最終仍是一團亂麻理不清狀況。”

永王眼中一亮:“還請皇兄指教!”

“實踐。”朱慈烺道:“放下書本。去最底層走走看看。與其考慮某個政策是否得當,不如去感受一下這個政策最終帶來的影響。你在總參也呆了這麼久。想過下旗隊否?”

“我能領兵麼!”永王振奮起來。

“先去考個文憑,然後換個別名去投軍。別說自己的身份,這才能看到最真實的一面。”朱慈烺道。

永王臉上微微泛紅,激動之中裹著嚮往和畏懼。

——如果沒有了王爵,沒有天家身份,我是誰呢?我能做什麼?我將面對什麼?

朱慈炤緊緊攥緊了拳頭。道:“皇兄,我大約明白了。”

朱慈烺笑了笑。

“皇兄!”身著朝服的坤興一路提溜著裙子小跑出來,毫不顧忌地揚聲叫道:“母后叫你準備行禮啦!”

“哦,就去。”

……

崇禎十九年八月十三日,靈臺說是吉日。宜婚嫁,也就是皇太子成婚的日子。

在此之前已經完成了納采問名、納徵告期冊封等諸多程式,不過都是宮中女官和鴻臚寺在忙,朱慈烺甚至連正副使的人選都沒有過問,事後才知道正使是太子太傅、衍聖公孔胤植出任,副使由太子太師、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吳��淙巍T諛舍綹嫫誆岱飫裰�埃�怯涉飴磯嘉竟�攔談嫣�懟�

皇太子妃早在到北京的時候就悄悄和父母住在了宮外,配合完成了上述步驟。

直到八月十三日親迎日,朱慈烺不得不完成最為繁瑣的禮儀程式。他本想讓人代迎,只是看看崇禎的臉色就知道這隻能當做笑話說過算了。

在出門迎親之前,先要行醮戒禮。這是婚禮之中最為繁瑣的一道程式,一大早就要到中左門前的丹墀內,太子幕就設在彼處。又有皇太子受醮戒位,在御座南面,朝北向。丹陛上設有皇太子拜位,一樣朝北向。

有贊禮二人站在皇太子拜位之北,東西相向;知班二人站在贊禮南面,同樣是東西相向。又有酒饌案於醮戒位的東面稍北,設司爵司饌各二人位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