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主沐天凡自歷數次大變後,決心退隱,將幫中主要事務交給五個為首的弟子處理。他至五十歲他誕下一兒一女,男名沐宇、女名沐清。沐宇乃天生武學奇才,十二歲已通習五行玄功,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小小男兒更能身兼五種性質、運轉方式截然不同的真氣。
五行指的是水、火、風、雷、木。水性可剛可柔、靈活多變;火性剛強猛烈、無堅不摧;風性輕靈飄忽、詭奇難測;雷性迅捷凌厲、防不勝防;木性自然而然、生生不息。
換句話說,沐宇身兼此五種特長的氣功,亦即是他的武功同時具備多重特質。若能靈活運用,他將成為自莊中史無前例的絕代高手。
沐天凡知道自己兒子乃天縱之才,為免他成為眾矢之的,故一直不許他參予莊中事務。因此沐宇在莊中並不起眼。
由於沐宇天性豁達開朗,不拘小節,喜自由自在,四處遊覓。然而,五行玄功除了改造人自身真氣外,更會影響人的精神心理。沐宇自玄功初成以來,這問題也漸漸出現。為了要剋制情緒在行功時的急劇變化,使他的進境大為減慢。
這對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天賦的才能此刻卻成了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最大障礙。而最要命的是,一旦要重行再練,不只放棄了一身已有的先天氣功,更等若要捨棄自己能兼具五行真氣的特異體質和天份。
事實上五行性本相剋,如水火相剋,火克木而木克水,風生雷而雷克水,如強行同時運轉兩個兩克的真氣只會適得其反。一旦失衡,便會心神失控。因此沐宇必須步步為營,以守心為先,然後方能練氣凝神。
沐宇站在莊院後山的懸崖上,遙望山下小如螻蟻、密密麻麻的村落。心中一陣感觸。他有生以來,大部份都用在練武讀書,從來沒有離開過莊中一步。所知道的外面世界都是道聽途說,又或是同門的師兄弟姐妹間分享著闖蕩江湖的經歷。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是十分難受的,只是身承父命,無可奈何罷了!
“錚”的一聲,凝玄劍離鞘而出。這是他十二歲開始習劍時,沐天凡特別請人為他鑄造的寶刃。凝玄之名,由當世鑄劍大師宋伐所取,以當世最頂尖的鑄劍技術,將一種名為玄錫的神秘物質灌注於精鋼之中,令此寶刃更為堅韌和鋒利。
當時十二歲的他手執此柄刃長四尺、重達七七四十九斤的重劍時,即能運轉自如,舉座皆為之震驚。
()
“蓬”的一聲,一棵楓樹受到以螺旋式射出的狂風真氣衝擊,枯黃的葉子盡數落下。沐宇在樹下閃電般疾走,手中劍如風擺動,或刺或挑,劍尖剛好直破葉脈中心,將葉中穿在中間。
他此刻閉上眼睛,心中卻靜止無波,純憑聽覺、靈覺,擊中所有葉子。這是他自創的練功方式之一,不單可以鍛鍊輕功身法,還可提升靈覺反應。
極速中忽然停下,手中劍一揚,鋒刃上串著枯黃葉子激射而出,向上直衝。全身烈火真氣凝聚,全身力量立即以倍數增強。健腕疾翻,劍尖每一下的挺刺,都射出一股炙熱的氣勁,葉子遇上氣勁立刻化作碎片,無一落空。
沐宇長劍指地,漫天葉粉緩緩散下,蔚為奇觀。大喝一聲,水寒真氣運於劍尖,迴旋成圈,將葉粉捲成一團,頃刻間化為冰寒的團塊。再一掌擊出,“砰”的一聲,團塊遇上氣勁爆開,葉粉則塵歸塵、土歸土。即使是天下間的頂尖高手,也沒法像沐宇般玩戲法似的運用真氣。
鼓掌聲響起,來自兩個一身武士服的絕色女子。一個就是沐宇的親妹沐清,另一個則是莊發現問中十大種子高手其中之一的王若凝。
“看招!”沐清一聲嬌叱,手中的“易水柔”閃電飛出,靈蛇般卷向沐宇腰間。她的鞭法乃母親沐夫人楚韶盈親傳,雖未臻其母身意合一的境界,卻已能收發自如、鞭隨意轉。
沐宇與沐清這般交手已不下千次,深悉對付易水柔這種長鞭的方法,就是埋身肉搏。他灑然一笑,一躍而起,凌空向著在鞭影中秀髮飛舞有若仙子的沐清疾馳而去。他的輕功身法已練至高手亦難及的頂尖水平,純憑感覺也能避開針對他而發的所有攻勢。
體內木性真氣從散發全身,卻有條不紊,使他的身體都能依感官行動。右手劍尖凝聚真氣,向前疾刺,有若芒針的灼熱真氣向沐清筆直射去。沐清暗運玄功,將長鞭收聚成鞭圈在身前急旋,借力卸開沐宇的劍氣。
就在真氣破解的瞬間,沐清纖手一翻,易水柔一揚,將凝玄劍緊緊纏著。沐清正要運勁奪劍,豈知手臂一陣麻痺,被雷電真氣沿著鞭身迅速入侵經脈。心中雖不情願,卻只能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