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打算原諒他。沒想到他始終在說謊,更沒想到,他真正愛慕的人的是陽瓊玉。

對於女子來說,被人戴綠帽子乃是奇恥大辱,陽瓊華將易水寒趕出府去,與陽瓊玉反目。

將後院私事鬧到朝堂太過兒戲,陽瓊華以陽瓊玉挑撥離間,在她和陽瓊晚之間製造矛盾為由,告到了清和帝面前。

到了這一步,陽瓊玉終於慌了,她自以為和易水寒之間的聯絡十分隱秘,完全沒想過有朝一日會大白天下。

陽瓊華名聲本來就不好,索性破罐子破摔,直接將易水寒送到了她府上。陽瓊玉如同接到燙手山芋,又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製造意外讓易水寒失蹤,易府又堅決不願接他回府,她怕易水寒說出不該說的話,只能將他安置在府外。

易水寒一直對陽瓊玉情有獨鍾,事發之後遭到千夫所指,掩耳盜鈴躲在陽瓊玉的庇護下。

顧曉曉的佈局那麼久,當然不會到此為止,在陽瓊玉偽善的麵皮被揭下一半之後,她祭出了大殺器,將陽瓊玉拉在朝裡朝外造勢,結黨營私的確鑿證據拿了出來,由姜玉景親自呈上。

清和帝性格多疑,早在御史遞上摺子後,已經開始調查二皇女,她手下暗衛極多,很快調查出了一些眉目,如今又見姜玉景的證據,對二皇女更加忌憚。

正值壯年的清和帝自然不希望兒女盯著她座下龍椅,況且二皇女對外表現的謙謙如玉,在百姓中聲望極高,朝中大臣幾次上書要求立二皇女為太女。

清和帝越查越震驚,開始懷疑二皇女的目地不僅僅是皇太女之位,她這麼多年來運籌帷幄,為的很可能是取而代之。

有人覬覦皇位,哪怕這個人是自己女兒,清和帝同樣難忍。但二皇女羽翼頗豐,她此時若用強硬手段剪除其黨羽,恐怕會逼得二皇女狗急跳牆,帶著手下勢力拼死反撲。

除去這番顧慮,陽瓊玉畢竟是清和帝的親生骨肉,不到逼不得已的時刻,她也不想和女兒兵戎相見骨肉相殘。

她一共就這麼三個女兒,老大政見太激進,恐怕難贏得朝中老臣支援,老三性情不定年紀尚幼難承大業。相比之下,老二雖然心機深沉了些,但她當年上位時,手上未必是乾淨的,

清和帝想要讓三個女兒明白,她給,是她們都榮耀,她不給,她們爭也沒用,讓三人斷了與她相抗的心思。

陽瓊玉為了洗白自己,將陽瓊華私底下做的事推了出來,轉移清和帝的注意力。

兩人互相攀咬,正中顧曉曉下懷了。為了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同時不讓她顯得那麼獨善其身,顧曉曉製造出新一輪流言。

顧曉曉藉口府中夜明珠丟失,張榜尋找,派人四處打探。民間則有傳聞,臻王弄丟了御賜的虎符,明著找夜明珠實則在找虎符。

虎符意義重大,行軍打仗時若丟了虎符,後果不堪設想,尤其這次臻王弄丟的還是可號令十萬大軍的虎符,民間對此事議論紛紛。

更有人信以為真,開始在民間搜尋虎符,想要藉此機會發橫財。

訊息很快傳回了皇宮,清和帝比誰都清楚,她賜給臻王的虎符是假的,即使被盜也無用。

但礙於皇室尊嚴,此事她是萬萬不能承認的,為了防止虎符造假的訊息傳出,下朝之後,她將三皇女召入御書房問事。

顧曉曉自從放出虎符失蹤的訊息之後,一直等著這天,能否就藩成敗在此一舉。

她布了這麼久的局,也該到了收網的時候。究竟是二皇女如劇中那樣率領私兵逼宮,獲得勝利,陽瓊華出逃,還是她到北疆就藩扭轉乾坤,成敗在此一舉。

近日來朝堂上氣氛一直十分緊張,陽瓊玉和陽瓊華之間溫情的面紗被撕掉,兩人為了皇太女之位互相攻訐,黨派之爭愈演愈烈。(未完待續。。)

ps: 謝謝笨笨7402、蠢蠢噠、三尾蝴、樹蔭下的霧、schumy舒的月票!謝謝燈火闌珊已不再的打賞!!月底了還差一天,愛就一個字,陵子只說一次,月票有木有啊~~啊~這個故事果然成績不佳呀

第三五六章 女尊之炮灰皇女反攻計17

成敗在此一舉,皇太女之爭到了白熱化階段,最不被看好的人,便是傳聞中丟了虎符的皇三女。

慣例,若立了皇太女之位,會留在京城在六部輪班熟悉公務,同時陛下也會親自教導太女為君之道,學習帝王權術。

三位皇女中,只有陽瓊華接受過太女專享教育,但以她先前的性子,談帝王心術不過是對牛彈琴。

進則權傾天下一呼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