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是充軍的話,怕是就回不來了。”

趙大卻沒有遲疑之色,直接對著紀安說道:“知府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家老爺娶妻林氏,閨名一個豔字,出身皇商林家的旁支。和我家老爺一直感情就不好,而我家老爺也一直沒留宿在林氏那兒。可三日前,我家老爺被發現死在了林氏屋裡,這就是疑點一。而我家老爺一直十分的疼愛他的侄子賈方,對著自己的兒子賈進並不怎麼寵愛,曾經與小的說過,打算把家產分一半給賈方,但老爺一死,林氏就拿出了所謂的老爺曾經寫過的信,表明以後賈家家產都由賈進繼承。那封信並不是老爺親生所寫,只是被老爺畫了押,這是疑點二。早先我家老爺就有休妻的念頭,就打算這些日子就和林氏攤牌,而就在這檔口,我家老爺就沒了,這是疑點三。種種蹊蹺,讓小的不得不懷疑,我家老爺是死於非命的。還請知府老爺為我家老爺伸冤啊!”

紀安聽著趙大分析的頭頭是道,卻沒有立即說什麼。畢竟,這兒是古代,女子對著男子天生有些依賴,以夫為天,這可不是說的玩的。夫為妻綱,這是這個時代的規則,若是觸犯了,女子的下場一般不會好。而謀殺親夫不僅膽子要大,而且需要勇氣,因為一旦被查出,就是要處以極刑的。

不過,紀安也明白,後院的女子真狠起來也是下的去手的。但就憑著趙大懷疑,他去查證,就必須要足夠的理由。因為賈舉人已死,若是想查明白事實,怕是要動賈舉人的屍首了,在外人看來,死者為大,若是沒有足夠的理由,就算他是知府,也怕要遭議論。

如此想著,紀安開口道:“趙大,你說的只是你的推斷之詞,可有何憑證。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林氏好歹和賈舉人夫妻一場,又生有一子。就憑你這些推測之詞,怕是做不得準。你可還有其他的證據?”

趙大瞧著紀安好似不信他的話,心中著急,他欲言又止。臉色很是為難,半響,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一樣,慢慢的響著紀安開口說道:“大人,我家老爺一直怨怪林氏,待林氏十分的不好。且在林氏之前,我家老爺有位情投意合的契兄弟,都是因為林氏的緣故,那位老爺才決絕離去。我家老爺一直遷怒林氏,這些年來,林氏早就對著我家老爺懷恨在心了。若是大人不信,大可問問堂上的樓關樓大人,那位老爺就是他的師弟啊。”

樓關眼睛對著趙大一掃,趙大感覺到一股冷氣,卻咬咬牙直視著樓關。趙大一生無兒無女,老伴也去了兩年了。他把賈舉人這個主子從小帶到大,一直是當自己親生孩子看待的。賈舉人這麼一死,趙大也就舉目無親了。想著自己老命一條,賈舉人死的如此蹊蹺,怎麼也要查清楚了,才能對得起他。所以,這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到早先聽說的知府衙門來找紀安伸冤的。

趙大來的時候,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自然是不畏懼樓關的。他心中也有著氣憤,當年的事情,就算他家主子做錯了,可郭修也做的太絕了。他家主子哀求挽留,各種賠禮,郭修還是一點舊情也不念的就走了。

他這一走倒好了,卻苦了他家主子,一直悶悶不樂,也沒對林氏這個女子有好臉色。這才招了這次的橫禍,送了性命。憑什麼他家主子都沒了,郭修卻能像個沒事人一樣,做他的書院先生?他要為他主子討個公道,讓眾人知道他主子的苦楚。

紀安聽著趙大的話,看了一眼樓關。樓關起身對著紀安拱手道:“啟稟大人,下官的師弟當年卻是和賈舉人結過契兄弟。但當年賈舉人貪花好色,喜歡上了林氏,和林氏珠胎暗結。下官師弟是個清傲之人,即使悲傷不已,也沒留在賈家做那婦人狀。這些年,下官師弟科舉讀書,從未與賈大人再聯絡過,下官想來,那都是十年前的往事了,當下賈舉人如何,怕是和下官的師弟卻是沒半點關係了。”

紀安點點頭道:“樓推官是的有理,趙大,切勿說題外話,牽扯無辜之人了。”

趙大卻是一臉悲憤的說道:“知府大人,樓大人的師弟郭修絕對和這件事情有關,可以說是這件事情的源頭。當年,我家主人和郭修是同窗,兩人感情十分要好,與郭修十歲相識,十六歲就結了契兄弟。本來,我家主人家境富裕,上又有兄長,與郭修感情一直很好。但沒想到我家主人二十二歲時候,兄長去世,留下一個侄子一人。我家主人把侄子接過來撫養,郭修的大哥也給他過繼一子。那個時候,兩個孩子遇上劫匪,結果劫匪只肯放一個回來,另一個做人質。最後,我家主人選了賈方,郭修的侄子下落不明。之後,郭修一直心懷芥蒂,我家主人也多有愧疚,不願面對郭修。而那時,林氏和賈家有些親戚關係,和我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