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博立場不同,在私底下很是避諱,一般從不有交集。
紀安剛剛下馬車走了兩步,紀府的門房小廝就眼尖的發現了他。忙出來給他請安,這回府裡都知曉紀安得了狀元,紀老太太帶著紀博在祠堂裡給祖宗燒香還願呢。他們以為紀安回先回書院,給王淵道謝完再回府,沒曾想紀安直接回了府。
鄭氏今日知曉紀安得了狀元,心中那份歡快就別提了。她故意讓婆子們在小佛堂周圍談論,要讓白氏知道她鄭氏的兒子得了狀元。換了孩子又如何,白氏心懷惡意有如何,她鄭氏的孩子就是與眾不同,就是才高八斗。鄭氏一想到白氏氣憤難當,心中就一陣解恨。
同時,鄭氏也動了讓紀安當世子的心思。畢竟,若是紀安沒本事,庸庸碌碌,她就是再有多少想法也沒什麼辦法。可現在紀安能中狀元,這份才智,多少人都比不上。就是紀晨,讓他去在三百名舉子中脫穎而出,成為頭名怕也是難以做到的。這其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既然紀安有這樣的運道和才智,憑什麼不能做紀府的世子,她鄭氏的兒子本就該是這個府裡的繼承人。以後要真是紀晨得了紀府,鄭氏心中不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不想自己的後半輩子要看著紀晨的面子過日子。
在鄭氏看來,紀晨就相當於白氏,總是把對白氏各種不爽仇恨分一半都紀晨身上。就如以往對著紀安一樣,打壓厭惡,恨不得眼不見為淨。可比起紀安,紀晨和她這麼多年的感情,有時候又讓鄭氏有些為難和捨不得。
但,就是因為這份為難和捨不得,讓鄭氏覺得自己的失敗。於是,心中就更渴望讓紀安做世子,既好好補償了紀安這麼多年的苦楚,又讓白氏竹籃打水一場空,至於紀晨,鄭氏直接忽略,採取不聞不問的法子。
於是,鄭氏在半路上就劫走了紀安。紀安瞧見滿面紅光的鄭氏,心中已經能做像對著一個熟悉的陌生人那麼,無厭惡也無欣喜。只是,作為晚輩,紀安對著鄭氏禮數總是周全的。
鄭氏先是稍稍的誇讚了紀安幾句,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安兒,你有狀元之才,以後前途不可限量。我想,你外公和二皇子一定會滿意你的。這樣,為娘在家給你辦酒慶賀一下,請你外公過來,你們好好說說話如何?”
紀安心中直接拒接,嘴裡卻說道:“太太,我正好有事要和您商量。”
鄭氏一聽,很是高興,兒子現在都能和她商量事情了,這比以前她們的關係要好上很多。在鄭氏看來這是個好訊號,她和紀安緩和了以前僵硬關係的標誌。
紀安說道:“兒子這次僥倖得了狀元,得皇上隆恩,進禮部做郎中,近日就要傷人。”
:“郎中?”鄭氏有些迷糊,郎中雖然是五品,可也沒有狀元郎一開始就幹這個的的。能科舉出來的前幾名,以往都是在翰林院任職,那真是清貴又體面,以後再找個門路外放,等作出政績,回京述職,成了二三品大官也是沒有可能的。
可六部郎中看著是五品,卻是個不易出彩的活。有的人在郎中的位置上一待就得待上大半輩子,升遷無望。這要是四五十歲的的人去做郎中混混日子就算了,紀安才這麼小,去做郎中,等那不知道還有沒有可能的升遷?
鄭氏的好心情在紀安的這個訊息之後煙消雲散,臉陰沉了下來,對著紀安說道:“安兒,你別擔心,娘立馬進宮去找你姨母,定讓你姨母給你安排個好差事。”
紀安心中十分的感激崔玄,這貨又算準了。這要是就讓鄭氏這樣大大咧咧的進宮,說不準,他的身世,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得知道了。幸好他自己先和鄭氏說了,不然,哎,真是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
鄭氏的腦回路總是和他有些迥異,紀安有種無力感,突然聽佩服以前的紀晨的。鄭氏年紀一把了,還能如此的天真,只能說紀博和紀晨功不可沒啊。
紀安安撫道:“皇上的聖旨已經下了,再說,禮部那兒崔師兄就在裡面。我去了有他照看著並不會受欺負,我年紀還小,在禮部有熟人,做起來也能學到許多東西。”
鄭氏還是臭著臉,一臉的不開心,紀安想想說道:“我剛剛得了狀元,有好多人暗地裡眼紅著。這個時候,我進禮部,也是避一避風頭,我年紀小,等過上幾年,我年歲大些,旁人瞧著也能多份信任。這也沒什麼不好的,若是這個時候,我再變動官位,怕是要被人嫉恨了。”
鄭氏一想也是這個禮,官場上的繞繞道道,她不大懂,可紀安如此說也有道理。再說,她姐姐明顯的更欣賞紀晨。上次進宮,鄭氏暗示過她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