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庶女風光,她做嫡母的心裡不快,只有黛玉、湘雲覺得不對。
回院子時,兩就私下商量,“二嬸對三姐姐向來跟親生女兒一樣,怎會因此事不快?”
黛玉點頭,“正是,而且二舅母從來不是個七情上面的,就算心裡真有不快,也不能三妹妹和老祖宗面前表現出來不是?”她望著窗外
,輕嘆口氣,“看三妹妹這件事並非這樣簡單。”
湘雲挑眉,等她繼續說下去。
“聽說南安王府本來是要把三妹妹說給他們的大少爺的,只後來不知怎麼,這件事沒成,便急急忙忙的要收三妹妹做義女,三妹妹性子雖討喜,但出身擺著,以南安王府的體面,多少名門閨秀收不得,非要收個庶女做義女。”黛玉道:“按理是不該多管的,只是擔心三妹妹日後吃虧。”
湘雲道:“是啊,萬事皆有因,這背後恐怕另有端倪。”她壓低了聲音,“二嬸應該是也想到了,故此才面有憂色。”
黛玉微微頷首,出了半日神才道:“這件事全家都高興,咱們自不好潑涼水,只能暗中囑咐三妹妹,叫她萬事小心了。”
探春也不比黛玉、湘雲笨多少,這會兒回了屋,靜下心來一琢磨,也琢磨出不對來了,從孫媳到義女,南安王府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她不過一個小小庶女,有什麼可圖之處?
正出神,卻見趙姨娘笑吟吟掀簾子進來,“姑娘大喜!”
探春對生母的態度依舊淡淡的,讓她坐了,問道:“姨娘這麼晚過來,有什麼事情?”
趙姨娘道:“自是來給姑娘道喜的,姑娘如今這是給咱們家都掙了面子,家裡上下日後誰不高看您一眼?就連和兄弟也跟著沾光啊!”
探春看她一眼,心裡早已猜出她的來意,只道:“小小年紀何德何能能得到南安太妃的青睞,還不都是沾了咱們家的光,託老祖宗、老爺、太太的福,日後更該小心謹慎才是。至於您和環兒,各有各的緣法罷了。”
趙姨娘本是歡歡喜喜而來,沒想到又碰了一鼻子灰,她心裡頓覺無趣,又坐一會兒,悻悻然回去了。
趙姨娘剛走,又有幾個管家娘子帶著東西過來賀喜。
“這是上好的頭油,送給姑娘抹罷。”
“前兒新趕出來的衣裳,這顏色最適合姑娘穿了。”
“這是姑娘素日愛吃的幾樣零嘴兒,以後姑娘想吃什麼就叫丫頭到廚房說。”
探春笑著謝了,說了幾句閒話,便送她們出去。
探春心下冷笑,她這也不過是安了個義女的名頭罷了,她們就指望著沾她的光,這幸虧是嫡母大度能容,若遇上那小心眼嫡母,哪容得她這樣風光,還不知背後如何使絆子舀捏她呢。她是能跟賈母告狀,還是能與南安太妃訴苦?不也得老實受著。
次日一早,就有王府的來說:“正月二十是大吉日,請姑娘過去給太妃、王爺請安。”又賞了些珠寶首飾綾羅綢緞。
探春謝了恩。讓丫頭給來賞了一錠銀子,才打發她回去了。
王子萱見事情無可轉還的餘地,照這樣下去,一過了年,和親的旨意就下來了。既這樣,她也只能打起精神應付,至少讓探春風風光光的出嫁,至於到了那真真國,一切就要靠探春自己了。
正月二十,一大早探春便被南安王府接了過去,給太妃、王爺磕了頭,見了府中眾,南安王妃又賞了兩個丫鬟,才叫送回來。
從此,探春府裡更加風光。
好日子沒過多久,二月還不到,就有訊息傳來,邊疆戰敗,真真國要求和親,點名要南安王府的和寧郡主。
榮府眾聞聽說戰事結束,雖然敗了,損失倒也不大,都鬆了口氣,又聽說要和親,也不關己事。
只眾聚一處說閒話時,鳳姐納罕,“說這真真國國王又沒見過和寧郡主,怎麼就點名要她和親呢?”
賈蘭剛下朝回來,訊息自然靈通些,“聽說是他們的使節入京,見過和寧郡主一面,回國與他們國王說了。”
尤氏道:“還有說真真國這次發兵,本就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和寧郡主。”
寶玉哼了一聲,“不過是男打不過了,就找個女來做藉口罷了。”
眾聞言都嗔怪的看他,賈母嘆息道:“寶玉,這話不許出去亂說,特別是王府內。”
寶玉點頭,“知道了。”心裡卻著實為和寧惋惜。
黛玉見狀,便笑對寶玉道:“沒聽寶琴妹妹說嗎?那真真國的女孩子地位要比咱們這兒高呢,和寧郡主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