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郡王徒斐卻在宮裡面與宮女尋1歡,這還了得?
人上了年紀難免會多想,上皇此刻就覺得徒輝可以在貴太妃薨逝後尋1歡,那當他有朝一日駕崩了,這個兒子會不會也不當一回事兒?
有了這樣的想法,上皇一看到徒輝便有些膈應,乾淨利落的將他趕出宮,讓他回府閉門思過。
寧郡王雖然回到了他的郡王府裡,但是與甄太妃的聯絡卻從沒有斷過。
他細細的回憶了當日的情形,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絕對是中了圈套。
而且他平時雖然不是什麼意志堅定之人,但是也不會明目張膽的在國喪期間與宮中的女子私1會。
思來想去,他覺得肯定是有人陷害他,在他所用的飲食或是香料裡動了手腳。
兒子被人陷害,作為母親的甄太妃豈能不動怒?可是時至今日,一切的探查卻是毫無進展,這讓甄太妃百般憋屈之下,也只能朝著下面的奴才發火了。
聽了青雲的勸解,甄太妃這會兒也稍稍冷靜了下來。
她深吸了口氣問道:“賈妃那邊有動靜嗎?”
青雲搖搖頭,“這些日子她老實得很,連宮門都沒有出過。不過依奴婢看,這並不像是賈太妃的性子。上次她吃了咱們那麼大的虧,心心念唸的孩子都沒了,卻能一直忍著,看來她的耐力不低。這次雖然沒有什麼證據證明她有插手,但是奴婢總覺得和她脫不了干係。”
甄太妃的手重重的拍在了一旁的檀木桌上。
她一向最自得的便是自己生了一個聰明伶俐,深得上皇喜愛的兒子。
雖然兒子因為年紀的關係沒能登上帝位,但是她卻覺得那個位置遲早都會是自己兒子的。
這些年的佈局也慢慢有了效果,上皇不止一次的提出要廢掉徒耀,立徒輝為帝。甚至上一次若非上皇得了急病,這道旨意就下了。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輝兒遭人陷害,讓上皇厭棄了。
就算日後能重獲皇寵,中間也會有些隔閡。
甄太妃心裡面堵的慌,滿心思量怎麼才能將這件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御書房
徒斐心情愉悅的坐在徒耀的下首。這次能讓寧郡王徒輝栽個跟頭,實在是大快人心。
徒耀的心情自然也十分不錯,只是他十分看不上自家弟弟喜形於色的模樣,實在是太沉不住氣了。
若是讓外人瞧見了,難免會腹誹他的不著調。貴太妃薨逝了,你卻笑的像是一朵花,能讓人看著順眼嗎?尤其是上皇宮裡的那位,結合著徒輝的黴運,說不準就會猜到徒斐在其中也參了一筆。
輕咳了聲,徒耀說道:“你也差不多點,如今貴太妃薨逝,你笑得這麼詭異,出了門還不知要讓人怎麼編排呢。”
徒斐笑眯眯的說道:“皇兄,我知道厲害,出了御書房的門,我肯定會哀痛萬分。這會兒您就別計較了,甄氏和徒輝受到了教訓,我實在是忍不住啊。”
也難怪徒斐高興。當年甄氏權傾後宮,徒輝又受寵,他可是沒少受閒氣。
尤其是母妃病逝後,他的日子更加的不好過。幸好皇兄後來回京了,成為了位高權重的榮親王,後來更是登基為帝,要不然他怕是想當個荒1唐王爺都當不成。
徒耀敲了敲桌案,冷笑道:“只是閉門思過,你就高興了?你等著看吧,我要讓他們後半生都生活在悔恨之中。”
說起來,徒耀的母妃當年並不是十分得寵,本來不會有什麼殺生之禍。徒耀跟隨師父遠離京師,不會威脅到他人,徒斐年紀又小,更沒有什麼威脅力。
所以徒耀開始的時候才沒有想過母妃不是病逝,而是被人害死的。
當年徒耀的母妃之所以會被甄氏毒害,只是因為她想要陷害當時另一位受寵的琴嬪。
負責調查的宮人皆是甄氏的親信,琴嬪面對著一大堆的所謂證據,百口莫辯,一條白綾,自縊於宮中。
若非甄氏後來妄想將知情人一網打盡,陳家也就不會救下其中的一名宮女,最後知道了這件駭人聽聞的宮廷秘聞。
依照陳家一貫的處世原則,這種宮廷之事,並不願意參與其中。哪裡知道陳梅為了得到徒耀,竟然將此事捅了出去。
時至今日,陳家為了富貴榮華,又與徒耀恨之入骨的甄家串連在一起,成為了徒耀必須清除掉的敵人。
只能說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半點不由人。
徒斐興奮過後,又想起了一事。
“皇兄,這回父皇厭棄了徒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