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2部分

是因為張天龍警報等級不高,所以力度和專案上都有削減。特別是第二項,是警方殺手鐧,非危急情況不使用。

蘇誠不喜歡這種辦案方式,太繁瑣,因為一旦協查令下去,警方要面臨無數的警報,要進行一一排查。蘇誠現在最關係是那枚透明膠的指紋。

這枚指紋是蘇誠認為本案中最大疑點,以魔鬼的專業,不可能留下指紋。即使是非專業人氏,用膠帶纏繞時候,難以將指紋留在中央,並且只有那一枚。案犯故佈疑陣?不,警方資源是無限的,這個疑陣只取到排查花費的人力和物力,對於警方資源來說滄海一粟。

但是取這個指紋並不容易,蘇誠和方凌蹲點物證組,目前透過掃描已經有殘缺的指紋出現,但是隻有四個比較點。四個比較點的意思是,如果能抓到嫌犯,能對比對是否為嫌犯指紋。無法透過資料進行篩選。

物證組老大和蘇誠聊過後,懷疑這枚指紋是故意留在現場的,很可能不是生物指紋,而是倒模指紋,一旦撕開就會破壞結構。既然是故意的,為什麼不印清晰呢?

蘇誠反而認為這種行為在思維邏輯上是正確的,為什麼正確的,蘇誠回答不知道。左羅熟悉蘇誠這口吻,如果是他,他能聽出蘇誠已經有懷疑方向,有重大突破,但是在事態未明之前他不想過早下結論。

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密斯

經過物證組一夜的努力,剝絲抽繭慢慢的揭開膠布,步步為營一點點的收錄展開後指紋的資料,中途部分割槽域被破壞,但是最終還是還原了75%的指紋。一切證明物證組老大和蘇誠的猜測不太對,這不是汗液指紋,是油脂指紋,同時也是倒模指紋,倒模用的料子是油脂,豬肉油脂。有人弄了一個倒模指紋,然後印在豬肉上,然後轉印在膠布上。

物證組同時還發現,襲擊女子的應該是兩個人,因為女子被捆綁在水管上左右手,他們的卷法不一樣,雖然不能肯定,但很大機率是兩個人。

但但是,最最大發現是,這枚指紋找到主人了,一位叫史密斯的愛爾蘭人,男性,三十四歲,二十天前入境,獨自一人,入境原因是旅遊,居住在四星級蝦米賓館,預計逗留三十天。

別看了,抓人哪。

問,一個老外在缺乏支援情況下,能逃過警方抓捕嗎?答案是能,條件是必須具備諜中諜的身手和裝備,本地警方必須缺乏追擊科技,追擊能力,警力不足,群眾庇護,警察愚笨。

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領事館。領事館是很操蛋的一個地方,他屬於領事國家的土地,a市比較特殊,仍舊具備有司法權,但是除非你要對其提出指控,否則你不能強行將人從領事館中帶走。

賓館服務員開門,左羅和方凌突入房間,客房空無一人,床鋪上放了一個行李箱,裡面被翻的亂七八糟。左羅左右看,道:“跑了,剛跑。”拿起對講機:“白雪,宋凱,注意可疑人員。”

說話間,消防警報響起,這邊住的多是老外,大家抬頭看警報一眼,開始有條不紊的離開酒店。一個戴了眼鏡,斯斯文文的老外,帶了一個小包,擠過人群,並不乘坐門口的計程車,而是走了半條街後,上了一輛計程車,用手機地圖告訴司機,前往愛爾蘭領事館。

左羅這邊和技術科聯絡,技術科調取酒店外圍監控,花費了十多分鐘發現了老外蹤跡,追蹤後,發現其上了一輛計程車。技術科和計程車公司聯絡,對方要求有搜查令,技術科告訴計程車公司,現在沒有搜查令,但是很急,到時候給他補上,磨蹭了好一會,透過局長走後門,終於拿到計程車的定位資訊。

一看位置左羅就急了,計程車快到愛爾蘭領事館。

愛爾蘭領事館和美國領事館不一樣,人很稀少,領事館這東西吧……身邊朋友最多吐槽是態度,基本上領事還有國外工作人員態度都不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代表是國家形象。唯獨是中方工作人員,比如保安,安檢處,諮詢處等等,頗有古代狗腿嘴臉。有一位朋友的朋友恰巧是在領事館做諮詢工作,他說不是這樣的,每天回答同樣問題不下一百次,很煩的,心情不好也情有可原。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邊就不議論了。

計程車停了下來,史密斯給了一百塊不用找,下車,翻出護照舉起:“我是愛爾蘭人,我遇見麻煩了。”

在武警身邊拿了手機打電話的蘇誠一笑:“你確實有麻煩了。”

史密斯一愣,準備強衝,但武警只負責外圍治安,並不負責內部治安,他們不屬於領事館僱傭人員,身體一堵攔住了史密斯,側面藍河特警從蘇誠身邊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