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全世界大量的衛星開始聚集在印度洋上空,凡是有能力的國家,無不在關心這場本世紀最大的海戰。成敗,影響都會極深。

武器裝備的發展從來都是迎合戰爭,戰場上遇到的難題,很多都是用武器裝備來解決,坦克從一戰誕生,走向了二戰的輝煌,迎來了中東數場戰爭中的變革。這就是一款武器最基本的發展路程。

戰列艦,從誕生到結束,卻只是歷史上的鮮明旗幟,天空戰場的出現,最終讓這種海上巨無霸,黯然拉下帷幕。

大海戰,一場現代科技下的大海戰,事關幾十種作戰理論,正確和失敗,都會在這場大海中得到檢驗。有資格檢驗那些海戰理論,唯有一場基本勢均力敵的決戰。

無數的演習結果,都是為了更好進行實戰而準備。但是一場爆發在眼裡的實戰,卻比一百場演習來得更加重要。

要不是戰爭期間,他**艦不能輕易靠近,否則各種記錄、情報的船隻,已經雲集在兩支艦隊四周。所剩下的便是天上,外太空給這種觀摩提供了很好的場所,也是他們唯一能夠觀測的手段。

漫天的衛星,敵友皆在,按照李嵐的想法,到了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打幾顆下來。

攻擊衛星的武器,他也不是沒有。巨炮,就是一款很好的反衛星武器。

從射程來看,巨炮有效的殺傷範圍是五百公里,但是射程可就不止五百公里,以十四倍音速的速度,要想打擊空中的衛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十四倍音速,也只是第一宇宙速度的一半,炮彈升天,首先也要客服和大氣層摩擦導致的減速。更靠考慮衛星執行的速度和軌道,計算好炮彈的打擊的位置,這個時間差,不能超過0。0001秒。

也就是說,電磁炮彈和衛星必須同時抵達某一個位置,從而讓炮彈直接摧毀衛星。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難點,那就是從地面打擊太空,由於地球的執行和太陽引力存在,炮彈出膛後,可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巨大的拋物線,這又和運載火箭升空有著很大的差異。

所以,看似炮彈打衛星,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是操作起來,卻比用導彈反衛星武器難控制多了。因為炮彈出膛後速度是不可控制的,這微妙間的差距,人力基本無法掌控,只能交給計算機來進行。

李嵐要想完成巨炮打擊衛星,所有一切計算和操作,都需要交給助手來完成,結合空中的間諜衛星,記錄目標衛星的執行高度和軌跡。根據助手對巨炮炮彈動能的測算,為了利用地球引力加速,必須向東方向發射,炮彈一旦離開大氣層,受到的阻力減少,最終在引力的加速下,形成一個拋物線,命中執行中的衛星。藉助星球引力加速,一旦突破大氣層中的電離層,進入逃逸層也就是大氣層的最外層,炮彈的速度會進一步得到提高,藉助慣性力炮彈的射程完全可以達到一萬公里以上。(華麗瞎編的,莫當真!想當年,物理學科的知識,還沒有畢業就還給老師了。)

看似很強大的巨炮,要想實現打擊衛星,那還需要精確到微妙不差的計算。而對於那些地球同軌的遙感衛星,目前的巨炮還無能為力,四萬多公里的距離,本身就是一個很長時間的跨度。

不過,能夠打擊到那些近地軌道的衛星,本身就是一個很厲害的手段。同軌衛星的實際偵查能力,並不會比低軌高精度偵查衛星強,只要能夠將一定區域內活動的低軌衛星打掉,那對防止偵查工作,便具有極大的作用。

目前基地,擁有的巨炮只有兩座,並且都修建在蘇魯德山脈的頂峰,作為封鎖亞丁灣和時刻準備服務與戰略,做好打擊敵人衛星的準備,當然,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依靠蘇魯德山峰的高度,對半徑五百公里內的戰場,直接進行支援。

不過,目前李嵐並沒有打算動用這款大殺器,殺手鐧一旦暴露了,那作用可就要打折扣了。否則,五百公里的殺傷範圍,配上五十公斤實體彈丸和十四倍音速帶來的巨大破壞,其威力完全不下於美國十三點六噸的重型鑽地炸彈。

就算是美國的尼米茲航母,正面捱上如此一發炮彈,那也絕對是廢了。好在,聯軍並沒有腦殘到將航母派遣到亞丁灣周圍,否則李嵐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如果不是因為地球曲線的關係,導致在平面上巨炮射程的短板,巨炮的作戰能力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準超級武器。假如,有一天,這款巨炮擺放在喜馬拉雅山脈上,那阿三可就要悲催了,一顆價值不過上萬美元的實心彈丸,絕對會是攻擊範圍內任何敵人的噩夢。

如今,第三座巨炮也正在開始建造,二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