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6部分

戰需求。根據這份計劃,現在的兩棲作戰能力只能夠滿足初步的作戰需求。

要想掌握戰爭的主動性,他最少需要二十個兩棲作戰群以上的海上機動部隊。

而且這二十個兩棲作戰群只是最基本的力量,一旦戰爭到了關鍵的時刻。需要的兩棲作戰兵力會更加的龐大。

從運輸補給再到兩棲作戰叢集上,兩三百艘的軍艦是絕對不夠的,甚至還不夠北約三分之一的海上和兩棲作戰能力。

而索馬利亞的盟友們。根本沒有多少兩棲作戰能力,對李嵐來說。他們只需要能夠擋住北約對中東的控制,他就無比滿足了。

因為如此龐大的兵力。需要的石油實在是太多了,每天消耗的燃油會是一筆天文般的數字。

別看現在索馬利亞每天消耗的燃油只有幾百萬桶,可一到了戰爭時期,這個數字會翻上數十倍。

目前索馬利亞的石油儲備僅次於俄羅斯的一千億桶,而整個北約集團的燃油儲備達到了兩千億桶,幾乎是索馬利亞和俄羅斯的總和。

可這樣的儲備,只能夠滿足差不多一年的需要,高強度的戰爭,對燃油的消耗,絕對是每天以億桶來消耗的。

所以中東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這場戰爭就是誰能夠牢牢的控制住中東,誰就能夠取得戰爭的主動性。

因為整個北約除去中東之外,每天能夠得到的燃油不可能超過三千萬桶,根本無法滿足高強度戰爭的需求。

中等強度的戰爭需求,或許可以滿足一兩年,但戰爭一旦爆發,恐怕就會很快進入白熱化,中等強度的戰爭行動,或許只是一兩個小角落才有可能出現。

一旦雙方出手,必然都是大手筆,持續的時間也會很漫長,除非有一方完全處於劣勢,才有可能儘快的結束戰爭。

可無論是北約還是索馬利亞,都沒有任何一方可以取得非對稱的優勢,漫長的戰爭消耗將無法避免。

現在李嵐手上的這份計劃,在第四頁就是石油的儲備和開採計劃。

再強大的作戰武器,也離不開燃油的支撐,現在也不需要李嵐把石油直接回收成為資金。

十二座分基地車的建築列表上,早已經全部都被科技鑽油井佔滿,一排排的科技鑽油井排下來,現在基地的石油開採能力,都是以每天兩萬的數量疊加起來。

整個亞丁灣上,早已經被各種鑽油井佔滿,整個東北非和非洲中部的大量的石油以及油砂田也都全部進入了全速開採期。

大量建造鑽油井的李嵐,目標很簡單,在未來的一年中,將索馬利亞現在的石油開採能力提高到三千萬桶每天,再配合中東的石油開採,最少要達到六千萬桶每天以上。

這樣才可以保持戰爭的長期需要,否則戰爭的機器就有面臨被迫停止的風險。

用李嵐的話來說,讓自己吃飽喝足了,然後看著對手在捱餓。

不過當李嵐一步步跟著這份計劃,奔跑在每一座分基地的控制檯內時,他也充分的感覺到,自己內心並沒有如同已經表現出的那樣自信。

早已經沒有敵人的北約,表現出來的強大一面,令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極限都發揮出來。

不是因為自己不強大,而是敵人太強大了,一個團結的北約,讓他並沒有任何輕鬆的感覺。

他需要面對的敵人,不但兵力是數倍於自己,起戰鬥素質也都遠超自己的盟友,這才是令他無法保持決心信心的因素。

中東的盟友他還需要繼續加強他們的戰鬥力,而且在戰鬥爆發的時候,他更要第一時間派遣決定性的兵力前往中東,否則中東國家的軍隊,絕對擋不住從土耳其源源不斷進攻下來的北約大軍。

整個作為最關鍵戰場的中東,恐怕在戰爭的第一時間,就會化成焦土,到時候的災難也遠超中東歷年來戰爭遭受的總和。

當戰爭的倒計時慢慢的朝著零方向靠近,李嵐心中的壓力也在劇增。

所以,他需要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為盟友豎立信心,也為自己豎立信心,來贏得這場戰爭。

整整幾個小時的時間,李嵐就在十二個分基地內,不停的轉換著,將計劃中的一個個專案都開始排上建造列表。(未完待續……)

第954章 實力的對比

幾個小時的忙碌,當李嵐再次返回主基地控制檯的時候,整份計劃內的所有需要生產和建造的單位,全都已經進入列表,進入排隊等待生產的階段。

只是李嵐並沒有選擇休息,十二個分基地全部都按照計劃準備完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