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這樣獻殷勤,可差點沒把我給氣死。這小子平常不見得多努力,掛了科倒是知道抱佛腳,可是討好張教授,何必拖上我一起。
根本不等我開口拒絕,陳偉扯著我的胳膊就跟在張教授身後,朝著實驗樓的方向走去。
這傢伙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一路連拖帶拽,根本不給我開口的機會,我只能默默地把他詛咒了不下十遍。
回想張教授剛才的表情,我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這次跟去肯定沒什麼好事。
剛開學沒幾天,還沒有實驗課,整個實驗樓中就我們仨,張教授腰間別著的鑰匙串,一步一響,在空空蕩蕩的走廊中,更覺詭異。
來到考古專業的實驗室,裡面還是和我們大一時一樣,一排排的玻璃展櫃,裡面放著些不知真假的玩意。
一屋子所謂的文物之中,唯一吸引我的,就是在一個不起眼角落的玻璃展臺之中,放著的一個小鑲玉棺材。
張教授走到那小鑲玉棺前,小心翼翼的開啟展櫃的玻璃,帶上手套把它從櫃子裡拿了出來。
“這東西……”我心中一緊,有些驚訝的看著張教授,指著小鑲玉棺,“哪來的?”
看到這鑲玉棺,我就想起遇到肩上鬼嬰時,神婆留給我的那個小棺材。
眼前這個用來陪葬,我收好的用作續命。讓我都有些懷疑,是不是我也已經死了,那小棺材就是我的陪葬品。
“看來莫宇同學是識貨的。”張教授看著我點了點頭,圓細框眼鏡下滿是笑意,“今天正是想給你們看這個東西。”
“這是什麼東西?”陳偉一臉不解的看著我們兩人,完全沒有明白我們在說什麼。
古人云:“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不朽。”
古代以玉斂葬,保護屍體防止腐朽。最為常見的就是玉衣,玉琀,玉握,九竅塞,玉枕以及玄壁。
而這鑲玉棺是所有玉製陪葬裡最少見的,陪葬的玉無非是保護屍體不朽,保證靈魂不散,棺材之中再放個棺材,怎麼都讓人覺得晦氣。
“你看看著上面雕刻的花紋,多精細。我研究了許久,也沒能搞清楚,這是哪個年代的產物。”張教授從手邊拿起一個放大鏡,仔細的看著玉棺上的紋路,一臉陶醉的樣子。
在考古學家眼中,恐怕沒有什麼比看到這樣精緻有價值的文物,更能他們興奮了。
我也總算是明白,為什麼張教授之前問起我家做的行當,恐怕就是想問問關於殯葬,陪葬玉的風俗。
“這東西不能留。”張教授把鑲玉棺遞到我面前,想讓我一起欣賞,我沒接他手裡的放大鏡,只是冷冷的丟擲一句話。
張教授的動作頓了頓,臉上的表情也僵硬了一下,有些尷尬的重新掛上笑容道:“這可是剛從盜墓賊手裡收回來的寶貝,給我們研究一下罷了,鑑定好了便要還回去。”
陪葬玉器能有和這玉棺一樣精緻的就已經價值連城,這樣一個少見的鑲玉棺,做工還如此精細,以它的價值說是鎮國之寶都不為過。
可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古代活人尚有這樣的執念,何況死去的人?
這些東西是為了保護屍體而存在,一般有些經驗的盜墓賊偷光金銀珠寶,都不敢多碰陵墓之中的玉器。
也不知道這次是哪些沒長眼的人,把這樣邪氣的東西給翻了出來。
“莫宇同學知道這東西留不得。”看我半天不說話,只是面色凝重的呆呆站著,張教授又開口道,“是不是知道這東西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
張教授的心思果然和我猜的一樣,只是我雖然從小在家裡看著老爸做事,但也從未見過這樣的物件。
在家中幫忙辦的事情,不過是村裡人的喪事,最多不過是相鄰的幾個縣城,偶爾會找老爸去辦個體面些的葬禮。
現在殯儀館幾乎是一條龍服務,停屍守靈,火化下葬,基本都在兩天。哪裡還有人願意像從前一樣,辦那麼複雜的葬禮。
不提這些,光是看著這鑲玉棺,就不是凡物,漢代喜歡用玉陪葬,這東西要真是漢代的,墓主人非富即貴,這些東西平民百姓又怎麼輕易見得到。
我搖了搖頭,如實道:“這東西尋常人家用不起,可能是某個皇親國戚的陪葬品,至於用處……我不太瞭解。”
張教授懷疑的看了我一眼,見我一臉真誠的樣子,顯得有些失落,也不繼續多問什麼,小心的把這小鑲玉棺重新放了回去。
帶著我們離開實驗樓,一路無話,到了校門口才跟我們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