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這兩天我就得離城一趟,你若有事,只管來這裡找夥計們,但凡他們能辦的,都能替你辦到,若是不能,也會告知我。”

明鸞忙道:“我能有什麼事?籌糧要緊,你儘管安心去吧。”想起茂升元交上去的只有一萬五千石糧食,恐怕會被華榮記蓋過了風頭,不足以引起朝廷注意,又有些擔心:“廣州那邊也要通知到,也許馬掌櫃還能送一大批糧食給廣東都司呢。之前沒想到華榮記異軍突起,現在這樣,雖然說有人當出頭椽子,可要是把咱們完全壓過去了,也沒什麼意思。”

“這是自然。”馬貴道,“我瞧那華榮記為了扶助知州,是會全力在本地佔個大頭的。但他們在嶺南重開商號,也不過是大半年的事,即便開得幾家糧行,又能收到多少糧食?只怕專供德慶一地,就已經勉強了,哪裡比得咱們茂升元,在嶺南已經營數十年,樹大根深?咱們自家有糧行,自然有種糧的莊子,這點糧食咱們緊一緊,還是拿得出來的。在德慶,咱們能讓柳同知欠個人情,再給姑爺謀個考學的資格,便已足夠了,真正有用的,還要看我叔叔在廣州的行事。”

明鸞深以為然。討好德慶的地方官,頂多只能讓章家過得好些,分號生意好做些,但對陳家還真是沒什麼影響。廣州就不同了,茂升元根基在那裡,討得官府歡心,得的好處更多,與封疆大吏搞好關係,對陳家那些有心出仕的子弟更是有好處。就算皇帝和馮家人因為章家而不喜歡陳家,有意壓著陳家人又如何?陳家人只要不是去京城入六部或做高官,在地方上做個六七品的小官,哪怕只是微末小吏,他們還管得著嗎?要是他們真的連這種小事都要管,還哪裡有精神去管國家大事?

“但是,柳同知雖然答應了讓姑爺考學,卻也有條件……”馬貴一句但書讓明鸞又將思緒拉了回來:“怎麼?他有什麼條件?”

“柳同知說,平日裡與姑爺交談,也知道姑爺學問不淺,只是科舉與平日裡讀書寫字不同,還要謹慎行事才行。讓流放來的軍戶子弟參加科舉,還從未有過先例,知州大人那邊需得有所交待。學官那邊他會去打招呼,但他也會請一位教諭指點指點姑爺,看姑爺的文章學問是否有機會考中。若是姑爺沒有把握,寧可不考,一考,就必須得中。”馬貴頗有深意地看了明鸞一眼,“明年春便有童生試,若姑爺真有把握,就得趁這幾個月時間好好溫習一番,時間有些緊,鸞姑娘,你得回去問問姑爺的意思。”

明鸞心中怎會不明白柳同知的顧慮?連忙答應下來。人家已經給了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得靠自己了。她那便宜老爹章敞平日裡總說自己有學問,從前也確實有過功名,想必也有些真材實學吧?只是考童生試,怎麼也該考中才是。但如果他沒這個本事,那還是不要連累柳同知的好,能有這麼一個為人正直的靠山,實在不容易,人家也幫章家不少忙了,萬不能因為自己無能,就害得人家吃了虧。

明鸞拿定了主意,抬頭看見馬貴又去吩咐夥計安置華榮記送來的糧食了,有些訥悶地走過去問他:“華榮記為什麼要送糧食來呢?他們不是應該支援知州的嗎?咱們卻一向是偏向柳同知的。”

“我也不明白。”馬貴面露困惑,“方才送糧食來的人說,聽說我們也為軍糧出力,便助我們一把。可這事兒他們是怎麼知道的?雖然他們的商號就在咱們隔壁,可咱們除了早上那車糧食外,幾乎沒露過痕跡,他們從何處得知我們也要籌軍糧?”

明鸞想起方才的際遇,便把事情簡單地說了說,問:“會不會跟我與他們相遇有關?可這又是為什麼呢?”

馬貴更不明白的是:“華榮記的管事我雖然不曾全部見過,但卻從沒聽說有一位曹四爺,只聽說過曹二爺與郭四爺,你說他是個年青的公子?”

明鸞點點頭,描述了一遍那“曹二爺”的外表穿戴,道:“是他自己說他姓曹的,旁人叫他四爺。”

馬貴低頭苦想半天,還是搖頭:“我沒聽說過這人。”

明鸞擺擺手:“管他是誰呢,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咱們又不跟他們打交道,只當不認識就是。”她看了看那十來輛運糧車:“那些糧食……”

馬貴笑道:“他們雖說是低價賣給我們,但我們沒必要佔他這個便宜,欠了人情,以後商場上見了面,也要矮他們一等。我已經叫人照市價算銀子了,一會兒便親自將錢送過去。”

明鸞忙道:“這樣也好,雖然你們可能要吃些虧,但現在,糧食比錢重要,咱們別欠他們人情,省得日後說不清。”

告別了馬貴,明鸞立刻回九市把事情告訴了家裡人。章家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