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7部分

如果對於一名官員來說,這個年齡已經是到了靠邊站的時候了,但對於一名藝術家來說,特別是搞國學的,這個年齡卻正是黃金時期。在華夏的國學圈子裡有這樣一個傳統。那就是人越老越香,書畫如此,國樂如此,古玩也如此,彷彿越老就越有權威,這幾乎已經成了一條“定律”了。

杜晨光抱著那幅字來到金石書畫院的時候,金石正在二樓自己的專屬工作室內揮毫潑墨,畫的是一幅寫意牡丹。牡丹也是他最喜歡畫的國畫,他喜歡那種花中之王的貴氣和大氣,他畫的牡丹圖。都是濃墨重彩,用筆奔放,經常一畫就是四尺或是六尺的大幅作品。

杜晨光作畫的時候,旁邊還站著幾個人。看上去年齡也都不小了,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而能和他這樣的層次的人交上朋友的,自身自也不是泛泛之輩。其中一個頭發全白,面容消瘦的老者,是中央美院的教授。華夏國畫權威杜行之老先生。他的國畫多次入選國展,本人更是入選“華夏書畫名人錄”,尤其擅長工筆花鳥。他的一幅作品按照市價,每平尺已經達到了二萬人民幣的潤格!

而另一位頭髮半禿,身材偏胖的老者,則是海津市南大的副校長,華夏著名書法家遲立人,同時他也是華夏書法家協會的副秘書長,在這個代表了華夏最權威書法機構裡面身居要職,手握實權!

這兩人齊齊看著金石揮毫潑墨作畫,不時發出一聲聲嘖嘖讚歎之聲。

杜晨光抱著那幅字走上樓的時候,剛好金石也完成了他的作品——一幅六尺的中堂,《花開富貴》!

杜晨光是金石的學生,和這店裡的店員也是熟悉的,所以能夠進得了這間金老專用的工作室,若是換了一個人,在杜老工作的時候,怕是難得其門而入。

他輕手輕腳地推開門,就只見金石正在給這幅剛剛完成的牡丹圖題款。他的題款很簡單,只是在圖的空白處寫下了“乙未秋月金石於燕京”,之後用了印。

單看這樣的題詞,就明白這幅字是自娛之作,並不是贈人的。話說如今以金老在華夏書畫界的名聲,這幅畫少說也要賣到十萬開外了。雖然按照書畫家協會給出的潤格標準,並沒有這麼高,但到了他這個境界,那是不能完全看潤格的。

也是杜晨光和金石老先生聯絡的勤,如若不然,以他這個層次,想要結交金石這樣的人物,還是有些困難的。

“好畫,好畫!金老的寫意牡丹是愈發精進了啊,這幅圖用筆酣暢淋漓,牡丹幾欲出畫,實是難得的精品啊!”杜行之眼看著金石用完了印,這才出聲讚歎道。

“用筆大氣而不失精妙,佈局渾然天成,不見絲毫做作,特別是此處留白,端的精妙,深得含蓄之美,難得,難得啊!”遲立人也大聲讚歎道,他的聲音渾厚、底氣十足。

“金老師又出大作了啊。”杜晨光抱著那幅字走進屋內,笑著附和著讚歎起來。

金石正在端詳著自己剛剛這幅作品,突然聽到門外的聲音,抬起頭看了一眼,看到是杜晨光,笑著衝他點了點頭。

“小石來了啊,你可有些日子沒過來了。”金石笑著說道。

說起來杜晨光還是很會做人的,經常會過來求個字畫,或是請金石出手,裝裱一些作品之類的,當然每次都是照足了最高規格的工時費和潤格來給。他自己經營那家小店,自然玩不起這麼高檔次的東西,但結交的一些老闆、官員之中,卻不乏有好之者,他在這其中穿針引線,自己倒是不用費什麼力氣,還能結交一些高層人士,這也是他經營這間小店的一筆收入來源。

“主要是怕打擾金老師。”杜晨光一邊說著,一邊笑著走進屋內,又同兩位老師打過了招呼,一同對這幅畫進行了一番評論。當然,所用的都是一些讚美之詞。

聊了一會兒,眼看著這個話題差不多了,杜晨光才轉到了正題上,只見他把那幅許麗麗拜託他裝裱的字放到了金石老師的工作臺上,一臉誠懇地笑著說道:“金老師,這次又要有事麻煩你了。縣裡有一個愛好書畫的朋友,求了一個領導的字,想要拜託我裝裱,但我又怕水平不行,裝裱不好,所以就專程來麻煩老師您了,順便再和您學習學習。”

聽了他這番謙虛的話,金石笑著擺了擺手,也跟著謙虛了兩句,但臉上的表情卻是欣然得很。他在書畫界的名氣,雖然不像他父親那樣大,但這裝裱字畫的手法,那可是京城一絕,叫得上名號的,當然收費也是很高的,尋常一副字畫的裝裱,一般都是幾百塊錢頂多也就幾千塊錢,但他這裡都是上萬起的。

金石沒說什麼,一旁的遲立人卻已經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