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的能力。”
一直以來,德國強大的地方在於閃電戰,在陸地上靠著裝甲車輛快速推進,分割包圍敵人,打遍整個歐洲,幾乎都是同出一轍。
但是,放到美國方面就不行了,因為美國在大洋的另一端。
唯一成熟的經驗就是跨海登陸英國,但是這中間就隔了一條英吉利海峽而已,德國的龐大的機群,隨時都可以飛到英國上空去,硬生生地壓制對方。
而到美國就不同了,漫長的航線,即使德國有超級遠端戰鬥機也不行,德國有航母編隊,也得是巨大的數量才夠用。
“直接登陸美國,是不現實的。”就在這時,希瑞克開口了,經過很多天的醞釀,在希瑞克的腦海裡終於有了成熟的方案,終於可以拿出來了:“我們必須要找一個跳板。”
當初美國反攻歐洲大陸,不就是拿英國來作為跳板的嗎?同樣地,德國想要進攻美國,也必須要找一個跳板。
跳板?眾人的眼睛都盯著地圖,在太平洋上,有很多的島嶼可以作為中轉,但是在大西洋上,並沒有合適的大型島嶼啊!
拿什麼當跳板?
當然是拉丁美洲!
德國最強大的是地面部隊,只要在拉丁美洲登陸,那德國就可以在陸地上,一路推過去啊!
以前的戰爭,希瑞克有各種史實作為依據,有自己的歷史知識作為儲備,所以打起來遊刃有餘,但是,歷史上美國從未被滅國過,尤其是從二戰開始,只有美國欺負別人的份,所以如何打到美國,還真是一個難題。
如果說唯一的一個借鑑,那就是在穿越前,希瑞克看過一本叫做《紅色蘇聯》的小說,在作者的yy下,的確滅掉了美國,但是大環境不同,沒法複製。
所以,一切全靠自己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拉丁美洲
在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但是,似乎沒拉美什麼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拉美幾乎都是打醬油的角色,左右逢源不吃虧,雙方拉攏佔利益,等到快結束的時候只要站隊正確,最終還能分點好處。
(具體的資料華東之雄找到了一些,放在作品相關裡,省得又有人說華東之雄騙字數。)
二戰之中也是如此,現在,拉美還沉浸在利用大國幹架然後從中漁利的態度裡,德國必須要採取措施了。
“在拉美各國中,對我們最有利的是墨西哥和古巴。”希瑞克繼續開始了自己的分析:“如果我們可以和墨西哥達成協議,讓我們的部隊可以借道墨西哥,那就可以迅速地登陸美國。”
美國北部的加拿大是甭想了,美國人看著緊著呢,只能從南部入手,墨西哥是和美國相鄰的國家,所以利用墨西哥最好。
這個時期,墨西哥和美國的關係並不好。
墨西哥為了自己國家的經濟考慮,把那些美國人控制的壟斷工業都給收歸國有了,鐵路,石油等等,都屬於國家掌控了,這當然激怒了美國人,差點還打起來。
但是隨著歐洲局勢的發展,美國人立刻就改變了態度,開始對墨西哥和顏悅色起來,妄圖拉攏墨西哥,把墨西哥爭取過去。
歷史上美國人辦到了,墨西哥還出動了一支飛行員部隊,加入盟軍作戰。
而現在,墨西哥還沒有選擇好,留給德國的機會還是有的。
“當年美國向外擴張,搶佔了墨西哥大片的國土,如果墨西哥同意我們借道的話,那德克薩斯州的領土,就可以歸還給墨西哥。”希瑞克說道。
美國在剛剛建立的時候,只是東海岸的屁大塊的地方而已,結果不斷地擴張,最終變成了橫跨大陸的國家,它的大部分領土,都是搶來的。
給墨西哥領土作為誘餌,用各種經貿協議,發展墨西哥的國力為條件,誘惑墨西哥上鉤!
至於古巴,也是無奈的,只要看看地圖就知道了,想要商船運輸兵力和物資登陸墨西哥,就必須要走加勒比海,繞過古巴。
或者,就是從巴拿馬運河穿過去。
墨西哥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墨西哥不同意,那我們也只能在南部繼續想辦法,阿根廷是最容易被我們拉攏的國家。”希瑞克繼續說道。
阿根廷是親德的,只要看二戰結束之後,小道訊息中,很多的德國高層,都是乘坐潛艇跑到阿根廷去了。
為何不去別的國家?
因為阿根廷是唯一能給他們庇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