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一發,同時所有炮臺都集中在從托爾斯泰角到檢疫灣的比較狹小的海濱地帶保衛塞瓦斯托波爾灣的入口。
當面對這個時代的各個列強的戰列艦的時候,對方能夠輕鬆地從巴拉克拉瓦和暴烈角的近海地區隔著美謙集耶和赫爾松涅斯角的山脈轟擊千米外的塞瓦斯托波爾,因此舊的岸炮防禦體系必須全面更新並重新佈置。
只可惜中間經歷了太多的時間,一直到1928 年才開始陸續建設,到1934 年基本完成。
這座炮臺裝備的是 1913 年在聖彼得堡為一戰時代的戰列艦而造的 305 毫米海軍炮,並換裝了現代化的光學測距儀和自動火控站“街壘”。
同時為了保證岸防炮的射擊,還有 6 個觀測所組成的支援網,分佈在盧庫勒斯角、阿爾瑪河口、卡查河口、赫爾松涅斯角、暴烈角以及巴拉克拉瓦灣西岸。畢竟炮臺射程極遠,如此龐大的觀測所網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的炮臺火力可遠達尼古拉耶夫卡、波赫托維或巴赫奇薩賴,控制約 5000 平方千米的土地。
當時被賦予了30號炮臺的編號,就是現在的高爾基1號炮臺。
而當德國人已經開始在地中海內航行的時候,蘇聯就敏銳地意識到了風險,於是在塞瓦斯托波爾城防體系中又增添了幾門相同的 305 毫米海軍炮,用於掩護塞瓦斯托波爾南方的海上通道。
這座姐妹炮臺建在赫爾松涅斯角,得到的編號是 35,也就是高爾基2號炮臺。
這樣,30 號炮臺把守北方起自盧庫勒斯角的廣闊扇面,35 號炮臺則控制從赫爾松涅斯角到暴烈角的南方扇面,可以有效地控制整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前面的廣闊的水域裡。
德國海軍想要在黑海里肆無忌憚地航行,那就必須要摧毀蘇聯黑海艦隊,也包括艦隊的基地,這裡的岸防炮陣地,就是他們要幹掉的重點。
現在,馬沙爾興致勃勃,已經開始規劃著對這些岸防炮陣地的打擊了,而弗雷德伯格不由得開始給他潑冷水了:“將軍,我們的轟炸機可能會無功而返,畢竟,蘇聯人把那裡進行了嚴密的佈置。”
如果是在一望無際的遼闊的海岸線上,那些岸防炮清清楚楚,一眼就能看到,但是蘇聯人顯然不會那麼愚蠢,他們是把岸防炮部署在樹林裡的,尤其是,他們還有特製偽裝網和金屬製作的假樹和假灌木掩護,從空中飛過的轟炸機,並不容易找到目標。
而在地面上,己方的特種部隊的滲透也不容易。
“所以,我建議,我們把艦隊開動到他們的射程之內,吸引他們開火,就可以暴露他們的炮臺的位置了,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輕鬆地找到他們的炮臺,然後摧毀它。”
聽著弗雷德伯格的話,馬沙爾當然知道他的意圖。
如果行駛到靠近他們的射程之內,那己方的艦炮也就夠得著了,這種時候,還用什麼轟炸機,直接己方的艦炮攻擊就夠了。
但是這樣會把己方的艦隊陷入危險之中,七萬噸的戰艦,是整個德意志海軍的驕傲,是不能在這樣的對轟中遭受到損失的。
所以,馬沙爾絕無可能同意這樣的冒險舉動。
“在我們的轟炸機摧毀炮臺之前,我們的艦隊不能靠近。”馬沙爾說得很清楚。
那些岸防炮都有厚實的裝甲防護,但是在己方專門的炸彈前面,也是可以被輕鬆摧毀的,能用轟炸機解決的,就不要用戰列艦。
聽得弗雷德伯格一臉的牢騷:“我真想不明白,我們建造出來的興登堡級龐大的戰艦,究竟是為了什麼?各種戰鬥都參與不上,反而要被嚴密地保護起來!”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不能開火
這是一種無奈。
戰列艦是海上的巨無霸,是最具有威力的代表,但是同時,戰列艦造價極其昂貴,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可以說,如果在海戰中戰列艦被對方擊沉了,那將是對士氣的一個沉重的打擊。
所以在歷史上,不管是德國還是蘇聯,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都是消極避戰的,就是這個無奈。
興登堡級裝甲厚實,按說能夠硬扛住305岸防炮的攻擊了,但是那也會讓人擔心,萬一被炮彈命中,打到了薄弱位置,比如炮塔的座圈,比如正好彈藥的位置,都會帶來可怕的結果。
馬沙爾有他自己的考慮。
可以說,到現在為止,戰列艦已經主要淪為炫耀的工具了,就和後世美國炫耀武力的時候,就出動自己的航母,而現在,德國炫耀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