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1部分

先是被松樹給緩衝了一下,接著又掉進雪坑裡,而且還會發射訊號彈求救,此時的薩福諾夫,真想把自己的飛機降落到旁邊去救援,可惜他的飛機沒有雪橇,如果這樣下去,就被積雪給覆蓋住了。

堅持住,兄弟!薩福諾夫在心裡發出了吶喊。

剩餘的兩架飛蛇戰鬥機,在這段時間裡,也擺脫掉了敵機的攻擊,在伊…16起飛之後,他們終於可以放心地落下來了,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疲憊。

他們不知道,這次來的都是德國人的新手,是拿他們練手的,如果來的是經歷過多次戰鬥的飛行老鳥,他們一個都跑不掉。

當飛機停穩之後,他們立刻找到了翻譯,詢問羅伊的情況,督促蘇聯人趕緊救人。

不用他們督促,基地的人員,幾乎都被動員起來了,向著那邊的山坡緊急搜尋。

而此時,空軍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們,已經開始對美國人到來的這種戰機,進行研究了。

機體閃著金屬的光澤,還可以看到蒙皮上外露的鉚釘,整個飛機的框架和蒙皮都是鋁合金的,看起來非常的不錯。

同時,只要看清楚飛機的構造,他們就知道,己方是仿製不出來的,後置的發動機,那根傳動軸就超出了蘇聯的機械加工能力。

“這款飛機,看起來有個缺點。”此時,幾乎觀摩了整個戰鬥的格羅法斯托夫開口了:“飛機的高空效能,好像不是很好。”

他們還不知道飛機的具體效能,剛剛兩架飛機陷入了比拼爬升的局面的時候,誰動力最先喪失誰就出局,哪怕是蘇聯現在的飛機,也能爬到個七八千米。

但是這款飛機,好像最多也就是到了四千米就開始不行了,排除飛行員的操作之外,那就是飛機本身的問題了。

現在,對蘇聯來說,最需要的可不是中低空的戰鬥機,而是高空戰鬥機,德國人的fw190,給蘇聯的威脅太大了,如果他們的戰鬥機無法飛到那個高度上,那簡直就是浪費的。

就在格羅法斯托夫開口的空檔,尼基斯辛已經開啟了飛機後面的發動機艙的維護蓋板,仔細地看著美國製造的航空發動機。

由於發動機在後面,所以這款飛機在駕駛室的後面的機體位置,有一個巨大的進氣道,順著這個進氣道,就可以看到連線的那臺水冷發動機了。

美國人的技術果然不錯,這架飛機肯定飛了不短時間了,機艙內部居然乾乾淨淨,都沒有漏油的現象,管路包紮結實,各種附件佈局合理。

嗯?等等。

從飛機的左邊,轉到飛機的右邊,把發動機看了個遍,尼基斯辛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這臺飛機發動機的增壓器在哪裡?”

活塞發動機,分成自吸和增壓兩種,而航空發動機,幾乎都是增壓的,哪怕是不是為了高空,增壓也可以增加飛機發動機的動力,在幾乎不怎麼增加發動機重量的前提下。所以增壓器早就普及了。

哪怕就連蘇聯,都搞出來了各種飛機增壓器,包括在米格…3,甚至搞出來了二級增壓,這是能夠飛到一萬米以上高空的必須裝備。

但是卻看不到美國這種飛機的增壓器。

現在的主流還是機械增壓,需要發動機帶動一個增壓器,給發動機泵入更多的空氣,現在,飛機發動機的外部根本就看不到這樣一個裝置,同時也絕對不可能佈置到飛機裡面去。

拉布金也是皺緊了眉頭:“看來,這款飛機只是一款中低空飛機,沒有高空飛行能力。”

此時,在場的人是面面相覷,他們還指望著美國的科技水平高,給他們提供和德國戰鬥機媲美的飛機,在天空中重新奪回制空權呢,誰能想到,到來的居然就是這種貨色?

如果不是高空戰鬥機,那還有什麼用?但是,美國的軍援,給就不錯了,己方還能挑三揀四嗎?

幾個人的目光對視了一番,都看到了對方的堅定,先試飛這款飛機,驗證己方的推斷,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向美國提要求,如果美國不配合,哪怕是己方自己改造,也要給這種發動機加裝增壓器。

就在蘇聯工程師已經開始研究飛蛇戰鬥機的時候,德國的遠端戰鬥機,也經過了漫長的返航,最後降落到了慕尼黑號航母上。

“伍德里希,和你說過很多遍了,不要和蘇聯人纏鬥,我們的戰術就是俯衝,攻擊,爬升,在我們有利的空域裡飛行。”阿爾卡特一邊走,一邊向自己的隊員說道。

“是,我知道錯了。”伍德里希很虛心,他親眼看著己方的大隊長將蘇聯人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