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0部分

“是的,如果沒有護衛艦,那我們剩下的油船恐怕也保不住。”

護衛艦起了什麼作用?僅僅是驅趕而已,僅僅是遏制他們上浮。

潛艇攜帶的魚雷是有數量限制的,他們肯定是打光了魚雷才走的,如果沒有護衛艦,那他們會上浮起來用甲板炮解決,己方的油船,一條都過不來。

居然連他們的潛艇都解決不了,這更是讓斯大林無語,他的嘴唇抽動著,來了就好,總比沒有強!

“還有,美國人還派遣了一支部隊來增援我們。”基里爾…梅列茨科夫大將繼續說道,而整句話,徹底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美國人還能派部隊?美國人不是僅僅靠租借法案,以租借的形式提供給己方武器彈藥補給之類的嗎?怎麼美國人想通了,決定出動部隊了?

不可能,這怎麼可能?美國人是怕死的,連貨船上的水手都是己方的,怎麼會有部隊?

斯大林也是一下子愣住了,臉上的表情不斷地轉換,吃驚,不相信,到欣喜若狂:“美國人來了?那真是太好了,到現在,美國人就知道在海上小打小鬧,他們強大的地面部隊,都一直處於停歇狀態,看來美國人是打算要從我們蘇聯開始向東反攻了嗎?”

現在已經顧不了太多了,什麼美國人是不是打算謀求蘇聯的領土,蘇聯的意識形態什麼的,這些其他的事戰後再說,現在不打敗德國,都得完蛋。

“他們是美國人,不過是特殊的美國人。”

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加里寧方面軍的增援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所有的國民都是移民,本土的印第安人,已經被殺光了,驅趕走了。

所以,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操著各種口音,帶著共同的自由和民主的思想,他們的歷史不長,他們卻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

這其中,也包括日裔,又叫做尼西。

在戰爭中,如何對待敵國的移民,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尤其像美國這樣全部由移民組成的國家,就更是困難了。

美國的態度是不同的,對待德裔,美國人沒有太多的戒心,畢竟德裔是美國第一大的移民群體,而且,美軍高層中也有一批德裔,比如艾森豪威爾,就是德裔。

但是,日裔就不同了。

雖然和德國衝突不斷,但是直至最近,德國才在冰島動手,算是和美國正面交鋒了,但是島國呢?一開戰,島國就偷襲了珍珠港。

所以,日裔的處境悲慘,被轉移到了美國西海岸,嚴加看管。

對這種情況,日裔是不滿的,他們要表忠心,他們要浴血奮戰來證實自己的清白,他們要上戰場!

本來很擔心他們的忠誠,所以羅斯福靈機一動,乾脆把他們派到歐洲來,保衛莫斯科!

現在蘇聯眼看就要完蛋了,如果美國不輸血,那蘇聯的失敗幾乎是必然的,在打完了蘇聯之後,德國肯定會全力進攻美國。

看看現在蘇聯還沒倒下呢,德國人就打了冰島。

在這種情況下,尼西們終於來到了蘇聯。

得到了這個訊息,斯大林的臉上的表情又變了,沒有不滿,只有很平淡,不管如何,總之,這也是支成建制的部隊啊。

他看著地圖:“現在,德國人的北部軍團,離我們最近了,把這些美國援軍,調到北方去,守衛加里寧吧。”

只要是美國國籍的,都是美國人,所以來的依舊是美國的援軍,現在,斯大林也沒有把這支部隊看在眼裡,整個美國的尼西才12萬人而已,而這次過來的,只有一個步兵團,雖然人數高達一萬四千人,但是沒有人能看得起他們。

有了諾門坎的經驗,他們覺得這些尼西們肯定沒什麼戰鬥力,派上去當炮灰算了,斯大林也能理解羅斯福的意思,把這些尼西送上來,就是這種目的。

他不知道,這些尼西們的戰鬥力,的確是讓他們開眼了。

“噗嗤!”列車冒出一股白煙,停靠在了加里寧的火車站。

加里寧市坐落於伏爾加河上游流域的西部,特維爾山的北部。城市位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鐵路和公路幹線上,距離莫斯科西北160公里,距離聖彼得堡484公里。

城市橫跨伏爾加河兩岸,上游有伊萬科夫水電站和伊萬科夫水庫。伏爾加河自西向東將城市分成兩部分。市內還有伏爾加河的左側支流特維爾查河河右側支流齊馬卡河。

這裡歷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1135年,1247年成為特維爾公國的都城,曾為抵抗蒙古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