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了潰敗,沒有人留下來掩護,後面的人,在逃跑中就被射殺了,恐慌在迅速地蔓延。
此時,在另外一個方向上,德國的坦克部隊,已經進入了佈列斯特新城!
蘇聯人的抵抗並不勇猛,很多都是稍稍抵抗之後,就舉手投降了,對這些俘虜,鮑曼根本就沒有多心,留給後面的部隊去看押,他的任務,就是一直衝到蘇聯人的指揮部裡面去!
這座城市並不大,但是,街道倒是很寬大,這就是新城的好處了。
虎式坦克的履帶,碾壓著結實的地面,坦克內,卡爾鮑曼從觀察孔裡面,仔細地觀察著前方。
炮塔在來回轉動著,這是坦克搜尋的正常方式,在坦克兵的條例中,在進入戰區之後,坦克手必須要呆在坦克裡面,不能逞個人英雄主義,進入軍隊之後,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整個國家。
就在炮塔轉動了九十度之後,突然,他的目光被吸引住了,就在坦克的右邊,有一個體育場,此時,在體育場裡面,一架雙翼的飛機,正在開足馬力,準備起飛!
一瞬間,他的眼皮子就在跳了,多次的戰鬥經驗告訴他,這架飛機,肯定有名堂!
“停車,快,高爆彈,九點鐘方向,準備射擊!”他大聲地喊道。
車組的配合是無比默契的,當前面的駕駛員踩下剎車的時候,裝填手半蹲著,車一停穩,立刻就將炮彈裝填進去。
前後不過兩秒鐘,而炮長,已經將自己的目光盯在瞄準具上,心裡默默地估計提前量了。
坦克打飛機,以前還真沒有幹過,坦克倒是被飛機給虐過,而現在,終於要逆轉過來了!
88毫米的高爆彈,殺傷半徑有十幾米,所以,只要在對方的附近爆炸,那就足夠了。
“瞄準完畢。”
“開火!”
隨著鮑曼的命令,炮長狠狠地踩動了擊發器,轟的一聲巨響,整個坦克都隨著一晃,一枚高爆彈,飛出了炮口。
第九百三十六章 俘虜
烏…2,是蘇聯著名飛機設計師尼古拉。波利卡波夫設計的一種雙翼初級教練機,1928年首次試飛,1930年開始大批次生產,一直持續到1953年,總產量約33000架。
在車子之前,蘇聯沒有自己的教練飛機。波爾卡波夫設計原則是:“簡單可靠和造價低廉”,並將這種飛機命名“烏…2“,意為“教練機…2”型。
在這個時代,肯定是雙翼機,敞開式雙座艙,機體採用松木骨架,亞麻布蒙皮,上下機翼間為鋼絲拉線。動力裝置選用1臺m-11氣冷活塞星形5缸發動機,驅動一具兩葉木製螺旋槳,功率100馬力。
在生產之後,這種飛機立刻贏得了廣大的航空人員的喜歡,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於生產維護,尤其操作效能奇佳,起降效能出眾的特點,為蘇聯培養了大批航空人才。
後來,到了1944年,為紀念去世的波爾卡波夫,烏…2被改名為波…2。
同時,因為新年的優秀,這種飛機被進行了各種改進,用作聯絡機、救護機、夜間轟炸機、襲擾機,運輸機等等,它最大的特點,當然還是起降簡單,只要有一小塊平整的草地就能順利起降。
現在,這架烏…2飛機是在昨晚的時候,飛到了佈列斯特新城,送來一些補給的,因為它小巧靈活,所以直接就降落到了城內的足球場裡,之後,還沒有起飛。
現在,這架飛機,正好被鐵木辛哥和巴甫洛夫用來逃命。
他們不是逃跑,是為了避免被德國人俘虜,造成嚴重的外交問題,不錯,就是如此!
鐵木辛哥把指揮權交給了自己的副官,然後,帶著巴甫洛夫,乘坐汽車,很快就奔走到了這個操場裡來,兩人跳到後面的敞開的貨艙裡面,然後就要求飛行員起飛。
幸虧來的這是一架改裝過的飛機,如果是原本的教練機,那就只有兩個座位而已,前面一個飛行員,後面兩人需要擠著。
貨艙並不寬敞,兩人半蹲在裡面,露出自己的頭來,望著前面。
一名地面人員用手扳動螺旋槳,幫助發動飛機,一股股的黑煙冒出來之後,飛機被成功地發動,接著,飛行員就推動油門杆,準備起飛了。
雙翼機的起降距離很短,而這種飛機,只需要八十米的滑跑就可以起來。
但是,就在飛機剛剛滑跑之後,就出現了德國人的坦克!
德國人來得太快了!
首先,當然是因為德國的裝甲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