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隨船出海的話就知道,遠遠望見對面的船隻的話,首先是桅杆,然後才是船身,就是因為地球是圓的。來自後世的希瑞克,更知道以後對航母編隊的進攻,幾乎都是掠海超低空飛行的,而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能力了。
在歷史上,美國人在1944年的時候,就把自己的tbm魚雷機上安裝an/aps一20雷達和資料傳送裝置,由飛機和簡單的搜尋雷達組合而成警戒雷達系統。
這套系統,一直工作到了二戰之後,而且還出口到了一些國家,可見已經成熟了。
現在,德國靠著自己先進的電子能力,提前幾年把它實現,也是很正常的。
此時,海眼1號已經艱難地爬升到了三千米的空中,而雷達的預熱也進行得差不多了,後艙的雷達操作員說道:“預熱已經完成,雷達啟動。”
隨著他撥動開關,高達30千瓦的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下面的雷達中去,整個座艙似乎都感覺到瞬間一熱,電流流過各種電路,然後從下面的直徑超過2米的天線上,輻射出去,輻射功率1千瓦。
不錯,這個時代的雷達的能量轉換效率是很低的,大部分的電能,最終都以熱能的形式揮發出去,座艙裡就彷彿是蒸籠一樣。
電磁波在向下面輻射,掃描到海面上,然後再反射回來,首先看到的一些亮點,就是海面上的己方的編隊。預警機在向下掃描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地面的雜波,會造成嚴重的干擾,後世一直有了脈衝多普勒技術,固定木延遲技術,將雜波濾除出去,才算是有了下視能力。
而在海面上,就不用擔心這麼多了,因為海面是平的,所以,預警機幾乎都是首先從海上預警開始的。
這款先進的雷達,對海面上的大型艦艇,可以擁有超過300公里的探測距離,對低空飛行的飛機,探測距離也超過了100公里,可以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確保航母艦隊的安全。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大量目標(加更2)
威脅來自西部,加拿大的航空兵基地和格林蘭島的航空兵基地,所以,海眼1號在起飛之後,就向前飛行,沿著己方航路的前方,在距離航母編隊一百海里之外,來回飛一條巡邏的航線。
hs129的機體,其實並不是最完美的,如果有更大型的機體,可以提供更多的燃油的話,留空時間應該更長,而現在,他們只能在起飛之後,在航母編隊前方一百海里之外,巡邏一個小時,就該返航了。
最近幾天的氣象條件不錯,海面浪高不到一米,不會干擾到雷達的回波,雷達操作員的眼睛,一直都注視著自己前面的螢幕。
他的座艙本來就狹小,而在開啟了雷達之後,他就將頂部的遮光板遮住,整個座艙內部幾乎都變成黑色的了,只有螢幕在閃爍著綠油油的光芒。
時間,在一點點地過去。
“準備最後一次折返飛行。”前面的飛行員說道:“我們的燃油不多了,快該返航了。”
他抬頭,看著己方的四周,兩架fw190戰鬥機,在一旁高速掠過。
預警機畢竟是新鮮事物,還可能會出故障,如果把所有的預警都寄託在預警機上是絕對不現實的,所以,艦隊的周圍,還有護航的戰鬥機,在不間斷地進行戰鬥巡邏。
現在已經處於高緯度地帶,這裡的陽光相當刺眼,這給飛行員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向下面看,到處都是波光粼粼,很難分辨出來遠處的飛機的。
埃米爾…朗格中校駕駛著自己的fw190戰機,用特殊的眼光望著從身邊飛過的預警機,那東西,看起來臃腫不堪,帶來了飛行效能的急速下降,慢吞吞的,簡直就像是一個小丑。
那東西,真的很神奇嗎?回去之後,可以和夥伴們聊聊,自我感覺,給它個孕婦的綽號不錯。
想著,朗格中校晃動了一下機翼,示意自己的僚機,這片空域沒發現什麼問題,換個方向尋找吧。
就在這時,突然間,雷達操作員看到了自己的螢幕上,出現了無數的亮點,正在從螢幕的最前面,向著螢幕的中心靠近。
是浮冰嗎?
在北大西洋,經常出現從北極飄過來的浮冰,由於浮冰的體積巨大,所以會在雷達的螢幕上出現,造成錯誤的判斷。
不對,不是浮冰,如果是浮冰的話,移動的速度不可能這麼快!
想到這裡,他按動了自己前胸的無線電通話開關:“海眼1號報告,海眼1號報告,距離我艦隊200海里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