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6部分

回來之後,墨索里尼就把所有的戰敗的責任,都推到了巴多格里奧的身上,作為一名老元帥,這已經讓他忍無可忍了。

“那麼,我們要如何處理墨索里尼?”老國王繼續向巴多格里奧說道:“他這樣有煽動性的人,哪怕是離開了羅馬,也會繼續在義大利煽風點火,讓我們的國家不穩。”

那就監禁他!巴多格里奧剛剛想這樣說,突然明白過來了老國王的意思。

不管怎樣,墨索里尼都是義大利的黨魁,這樣的人,是不能直接被國王罷黜的,否則,德國方面就會來給墨索里尼找回場子。

放逐?不合適,監禁?也不合適,唯一合適的辦法,只有一個了!

自己真笨,在德國的時候,就該想到了!

“今天下午三點的時候,墨索里尼會來王宮彙報最近的情況。”老國王說著,已經開始向回走了:“我已經老了,什麼事都開始糊塗了,義大利的未來,還要看你這樣有資歷,也有威望的人啊。”

下午三點,墨索里尼來王宮彙報?那這樣的話,墨索里尼從他的官邸到這裡,途中的路線是完全確定的,看來,老國王也早就想要除掉墨索里尼了!

既然這樣,那自己也只能豁出去了,為了義大利的未來!

第一千九十四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在後世的二戰中,德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打得火熱,這種時候,國王在一旁看著,啥都不說話,等到盟軍反攻,眼看德國大勢已去,國王才出來表態。

他在取得壟斷資產階級、三軍高階將領和反墨索里尼的fxs大委員會委員的支援後,策劃發動政變結束墨索里尼的獨裁統治。他一面派約賽公主、達奧斯塔公爵和巴多格里奧元帥秘密與英、美兩國聯絡,以取得它們的支援,一面委託宮廷大臣達誇羅內代表他同當時國內業已形成的兩個“倒墨”集團進行接觸。

其中一個是以親英、美的格蘭迪、齊亞諾為首,由fxs大委員會部分委員和法西斯黨的其他領導人組成,另一個由與王室關係密切的保皇派和三軍高階將領組成,包括前內政大臣費德爾佐尼、前國防大臣迪亞茲元帥和總參謀長安布羅西奧將軍等。他們提出把國家大權“還給國王”。

這兩個集團互相對立,但都以國王為偶像,並接受其控制。經達誇羅內協調,雙方就將墨索里尼趕下臺達成共識。

這種時候,墨索里尼還矇在鼓裡,為義大利的局勢而發悠呢,結果,宮廷政變,國王輕鬆地把墨索里尼給趕下臺去了,而義大利,也由軸心國,一下子成了同盟國。

壞事都是墨索里尼乾的,國王和他沒關係,就這樣,二戰結束,義大利反而成了戰勝國,義大利國王的這個棋,下得實在是太妙了。

兩邊下注,不管哪邊贏,義大利都不吃虧。

而現在,德國如日中天,義大利當然不會觸這個眉頭,如果是德國覺得墨索里尼不爽,想要換下他的話,國王一定會作壁上觀,就在旁邊看熱鬧的,就好像不是自己的國家一樣。

國王把權力下放,就不用擔心事後遭到清算了,可以說,國王是在看著德國操控義大利的政局的。

他還能怎麼著?如果他敢反對,德國顛覆義大利王室都是輕鬆的,看看英國就知道了。

主要是墨索里尼不識趣,不肯做德國的小弟,所以,希瑞克才不得不換掉他,找個更聽話的來控制義大利。

誰合適?當然也不是巴多格里奧,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這個道理,巴多格里奧也不懂啊!

墨索里尼是義大利的黨魁,當他沒了之後,義大利的黨派,自然也得對德國唯命是從,否則,他們還能如何?現在羅馬越混亂,對德國就越有好處。

現在,德國只要冷眼旁觀就足夠了。

希瑞克將自己的目光重新聚集到地圖上來,現在,對蘇聯的戰爭,也是即將打響,這一打,就將是石破驚天。

到現在為止,基本上都在沿著歷史的軌跡發展,希瑞克接著需要做的,就是讓現實偏離以前的軌道,入侵蘇聯的戰爭,不能成為德國的轉折點,而是一個新的基石。

墨索里尼遇刺,半個小時後,齊亞諾就接到了這個讓他無比吃驚的訊息。

在後世,齊亞諾雖然是墨索里尼的女婿,卻在最後關頭,毫不遲疑地背叛了墨索里尼,聯合其他人把墨索里尼給囚禁起來了,原因無他,就是為了自己能活下去,見風使舵是人的本能。

這樣的人,是沒有什麼忠心的,有的只是利益,包括他娶墨索里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