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馳騁的地方,因為高原多山,來去自如的騎兵,就是這裡的主宰,哪怕就是蘇聯人,也知道伊朗並不好打,靠騎兵快速突擊是最合適的。
在蘇聯騎兵大肆進攻的時候,並沒有看到伊朗騎兵的身影,這是因為,伊朗最精銳的騎兵師團,編屬為了伊朗皇家近衛師,他們是駐守在德黑蘭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他們只為守衛王權!
這種使命,讓他們喪失了和蘇聯騎兵正面對撞,在二戰戰場上展現騎兵廝殺的這種讓人熱血噴張的場景,一直到現在,伊朗騎兵才出動了。
能夠成為伊朗的皇家近衛師,他們的實力當然不俗,可以說,他們正是當年禮薩汗國王所在的部隊!
禮薩汗在當年,就是哥薩克師近衛團上校團長,早年的時候,哥薩克師裡面有大量的英國顧問,禮薩汗和英國早有往來,被視作“可靠人物”。
所以,1921年2月21日,英國駐伊朗軍事顧問團扶持親英政客賽義德…齊亞和禮薩…汗發動政變,囚禁國王,由賽義德出任首相,禮薩…汗為“薩爾達爾…賽帕赫”(大元帥)。
本來英國人認為此舉可以控制住伊朗了,結果英國人失算了,禮薩汗可不是容易被控制的人,禮薩汗在政變一個月後,就把賽義德給推翻了,自任國王,建立了伊朗最後一個王朝。
同時,當年禮薩汗出身的騎兵師,也被整編成為了伊朗皇家近衛師,是禮薩汗最信任的部隊。
有的皇家近衛師,屬於架子軍,專門用來在各種典禮上出現,展示軍人的傑出氣質的,要論實際戰鬥力,那是相當差的。
而這支部隊,絕對不是這樣的,他們是整個伊朗最強大的軍隊,哪怕就是機械化旅,也比不過他們,因為,他們是哥薩克騎兵!
提起哥薩克,首先就會想到俄羅斯,作為“沙皇的馬鞭”,哥薩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為俄羅斯征戰。不過,除了俄羅斯,哥薩克騎兵們,也出現在世界其他的角落,而伊朗的哥薩克騎兵,完全是俄羅斯自己雞飛蛋打的結果。
哥薩克一詞源自突厥語,意思是“自由人”,原本是在欽察汗國時代為反抗汗國強加義務而結成軍事自治團體的遊牧叢集,其誕生甚至早於俄羅斯本身,民族構成也很複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混血”群體。
1879年,幾十名俄羅斯哥薩克在騎兵中校阿列克謝…多曼科維奇率領下抵達波斯,當年波斯哥薩克騎兵團宣佈成立,兵力為400人,第二年擴大1500餘人,這也是當時波斯最精銳的一支軍隊。
俄羅斯當然沒有安什麼好心,當時輸出給波斯騎兵,是為了間接地控制波斯,也就是後來的伊朗,只可惜,這支騎兵師卻在伊朗紮根了,一直髮展到現在,由於禮薩汗就是靠著哥薩克騎兵發動的政變,甚至在後世有這個說法,巴列維王朝是哥薩克所建立的。
雖然在禮薩汗成為伊朗國王之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現代化改革,引入德國顧問建設新式軍政,但是哥薩克騎兵,依舊是他們最強大的部隊!
前面,利用機械化旅來進行偷襲,那只是一個誘餌而已,就在機械化旅吸引了蘇聯炮兵的全部注意之後,哥薩克騎兵,已經繞到了蘇聯炮兵的身後,他們的任務,就是徹底地包圍和消滅這支炮兵!
蘇聯炮兵,是對加茲溫最大的威脅,他們必須要將這個威脅全部消滅!
衝!哥薩克騎兵們揮舞著自己的馬刀,他們的兩腿,踩著馬鐙,屁股都已經在馬背上翹起來了,這樣,可以不用跟著戰馬一起顛簸,胯下的戰馬,彷彿也感受到了戰場的殺氣,興奮地嘶鳴著。
衝!師長柴可夫揮舞著自己的哥薩克騎兵彎刀,帶著隊伍衝在最前面。
如果現在蘇聯人的炮兵們有馬克沁重機槍的話,是可以擋住這些騎兵的,但是現在,他們什麼都沒有!
更可怕的是,他們的炮口,是向著伊朗人的機械化部隊的,現在,身後突然出現的騎兵,讓他們就沒有任何對抗的可能!
炮兵們的主業是操作大炮,他們甚至都不夠人手一條莫納辛甘步槍!他們是技術兵種,不是前線部隊!
上千匹戰馬在賓士,遠遠望去,就彷彿是一片沸騰的海洋,那高高舉起的馬刀,又彷彿是一片森林,閃著寒光。
搬炮彈的拉普里澤,腦子裡全部都是空白,他的手放下了,兩枚炮彈就這樣直接落到了地上,正好砸到了他的腳丫子上,他疼的皺緊了眉頭,卻沒有喊出來,此時,他已經被自己的驚恐所佔據了。
伊朗騎兵!
拉普里澤還是發出了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