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仍然沒有強者跳出來救援他們。
這是隋戈早就預料到的,他也不希望能夠有什麼奇蹟出現。
他也不需要什麼奇蹟。
所謂人命天定,但是對於修士來說,完全不相信這一套,因為修士追求是仙道,超脫天地法則和命運的束縛,所以他們不相信天命,也不甘心被命運擺佈,他們只相信自己的實力;相信兩隻手所能夠掌控的範圍。隋戈也是如此,與其相信天上出現什麼奇蹟,倒不如自己創造奇蹟。
在這種情況下,隋戈並不想讓征剿大軍表現太過突出,所以他只需要讓五大宗門的人知道他們征剿大軍已經用盡全力就行了。
給人當炮灰,就不要太賣力。
征剿大軍“努力”地維持著陣型,不斷有人受傷,但是很快陣法運轉,這些人就回到了陣法中央地帶,迅速得以療傷救治,基本上沒有造成真正的死亡。
而崑崙宗、天皇道宗和五大宗門的門人弟子,卻是不斷地陣亡。
這一場大會戰,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絞肉機了。
雙方參戰的人員也從元嬰期、化神期,演變到煉虛期、合體期和大乘期修士的參與,並且不少合體期的修士都因此而陣亡了,合體期的修士身體擁有強大的生機和復原力,連合體期的修士都陣亡了,可想而知戰鬥是何等的激烈。
但是隋戈知道這還未到真正的**,因為雙方的散仙都還未動手。
無論是崑崙宗還是天皇道宗,隋戈相信他們的宗門之中可能是有散仙存在的,若是天皇道宗的宗門都沒有一個散仙坐鎮的話,如何能夠稱得上七羅界第一宗門?如何能夠形成威懾力,讓七羅界背面的那些強者有所忌憚。
崑崙宗和天皇道宗,一定都有散仙存在的,但是現在都還未現身,這就足以證明戰鬥還未真正白熱化,因為雙方真正的主力都還未現身。
雙方的散仙都沒有現身,隋戈當然更加不能妄動,不過征剿大軍也算是一隻不死小強,其餘的王朝大軍都已經完成了炮灰的使命,徹底變成了炮灰,惟獨隋戈的這一支征剿大軍,卻是不動如山,在劇烈、血腥和混亂的戰場之中始終保持著陣型。
隋戈在等!
他在等待勝負已分的時刻。
等待雙方兩敗俱傷。
隋戈知道,這一場宗門會戰肯定會分出勝負的,但是無論勝者是誰,都會付出沉重代價的,而隋戈只要保全了大部分征剿大軍,就已經獲勝了。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隋戈就是那一個狡猾地漁翁。
雙方的修士繼續陣亡,整個亙古戰場,此刻都變成了一個活生生地修羅場。
狗急了要跳牆,兔子急了要咬人,人急了要變成野獸,而修士一旦急了就會變成狂魔。
是的,修士一旦急了,那就成了狂魔了,這些瘋狂的修士,簡直比任何野獸都瘋狂,比任何人都要殘忍,因為他們不僅會折磨對手的身體,還知道如何折磨對手的元嬰和元神,讓對方生不如死。
用飛劍凌遲對手!用真火焚燒對方的元嬰!用靈獸一口一口咬死對手……
整個戰場,到處都是重口味、限制級的殘暴畫面。
當許多人開始瘋狂的時候,那也就意味著戰鬥終於失去了控制。
相對於普通人類戰士,修士的剋制力還算強了許多,所以戰鬥開始了好一陣這些人才徹底發狂。
隋戈知道,現在應該輪到雙方的真正強者出馬了。
散仙,應該出場了。
散仙就如同是人類世界軍隊的核武,不到關鍵時刻是不會動用的,但是到了危急存亡關頭,那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只是,究竟那一方先動手呢?
先動手的竟然是五大宗門一方的!
這讓隋戈心裡面生出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為何?
五大宗門一方明明已經佔據了上風,這時候居然先一步出動散仙,擺明了是要提前結束戰鬥,徹底清掃戰場了,但是崑崙宗和天皇道宗的散仙,為何沒有搶先動手了呢?崑崙宗和天皇道宗處於劣勢,應該他們首先出動散仙來扳回局面才對,這完全不符合情況。
五大宗門的散仙出動,形勢立即徹底逆轉,頃刻間十幾萬天皇道宗和崑崙宗的門人弟子就被抹殺了,散仙一出手,果然就不一樣了。
但是,隋戈心頭那種不祥的預感就更加強烈了。
崑崙宗和天皇道宗,竟然看著自己的門人弟子被對方屠殺?
難道崑崙宗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