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最後進攻粵督公署失敗,陳炯明無奈之下只得逃到香港九龍。
同年6月,陳炯明與劉師復等籌劃謀炸水師提督李準,可惜終究是讓對方逃過一劫。再到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陳炯明與鄧鏗等在惠州起義響應。清廷陸路提督秦炳直在惠州城投降,並以正式公文將所管轄八營清兵移交陳炯明接管,其中包括管帶洪兆麟部隊。11月,清廷粵督張鳴岐出走,他率領部隊進駐廣州,廣東宣佈獨立,推舉胡漢民為都督,陳炯明為副都督。12月,胡漢民隨孫大炮赴南京組織臨時政府,陳炯明得以代理都督,兼任廣東北伐軍總司令。
1912年,已經到了35歲的陳炯明終於在這一年的一月份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在廣東嚴禁菸賭;並拆除廣州城牆,開闢馬路;選派學生赴美、日留學。4月間,孫大炮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又偕胡漢民等返廣州,準備扶胡漢民重登都督位置。在各界歡迎會上,孫大炮執胡漢民的手向眾宣揚胡的革命功績在他自己之上,以此示意陳炯明讓位。第二天,陳氏留下都督印,走往香港。但胡漢民無力統領軍隊,挽陳氏返廣州任“總綏靖處經略”,整理軍務,維持治安。
看到這裡鍾泱就覺得好笑,孫大炮的腦袋是不是讓門板給夾過了?他竟然讓掌握了軍政大權的陳炯明讓位,他是什麼意思?想要激起實權人物的不滿和怒火嗎?咋愛鍾泱的想法裡,還不是因為陳炯明和孫大炮不對路,所以孫大炮趁機就想要行那打壓之事嘛。還搞得如此管民堂皇,在公開場合逼迫陳炯明低頭。政治家就是這樣,整天玩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小計謀,難當大任。
帶著這種不屑的神情,鍾泱繼續看了下去。原來在同盟會改為中國革命黨時,廣東支部成立,而陳炯明就接任支部長。那怪能夠招攬這麼多革命志士,原來也是辛亥黨人的大腕級人物啊。
在鍾泱看來,胡漢民居中謀劃,其實是孫大炮和陳炯明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本就是個蛇鼠兩端的政治牆頭草的胡漢民,為了一嘗當他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秘書的宏願,胡漢民就丟下廣東和孫大炮共赴南京。但很可惜,袁世凱讓他的美夢破滅之後,他才在不得已之下急不可耐的的想要回來廣東奪權,多麼醜惡的嘴臉和難堪的吃相啊。
雖然在孫、胡二人的欺壓之下,陳炯明屈服了。但也沒過多久,就在1913年6月間,袁世凱便免去胡漢民都督職,並任命陳炯明繼任。但陳炯明卻也沒有因此而倒向袁世凱,依舊是於7月間宣佈討袁,結果陳炯明為桂軍龍濟光所逐,亡命新加坡,並赴歐洲遊歷。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陳炯明是真的有著自己堅持的革命黨人,不是牆頭草之輩。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日本組“中華革命黨”,並就總理職,規定黨員宣誓效忠,還要在誓詞上打上指模。陳炯明認為“打指模”不恰當,而孫堅持下來,陳炯明遂拒絕參加。這就是孫陳日後分裂的原因之二。
1916年袁世凱改稱“洪憲”,陳炯明才從新加坡回來,經由香港潛回東江,在惠州舉義討袁,與桂軍龍濟光戰,袁死後戰事結束。10月,龍軍退出廣州後,陳炯明請廣東省長朱慶蘭接管,以安撫廣州複雜局面。
1917年,已經年近40的陳炯明與孫中山、程壁光等乘兵艦抵廣州。9月,孫中山組織軍政府,出任大元帥,宣佈護法。當時桂系軍人岑春煊、陸榮廷的軍隊仍然佔據廣東。陳炯明力主先須握有兵權,再圖發展,特向孫中山進言。這時,適值省長朱慶蘭與督軍陳炳焜不合,朱慶蘭審時度勢,為了埋下一報復伏線,並報答陳炯明的情誼,特撥警衛20營給陳炯明,命他為“省長公署親軍司令”,但粵督陳炳焜出面阻止。不久陳炳焜去職,繼任粵督莫榮新仍以警衛20營交陳炯明接管,但附帶條件不得在廣東駐防。
至此,陳炯明終於再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部隊,而孫大炮也於12月命他為“援閩粵軍總司令”,鄧鏗為參謀長。
1918年陳氏在廣州東郊舉行援閩誓師大會。1月15日孫大元帥餞粵軍于軍政府,致詞略雲:“軍政府成立數月,毫無進展,經陳司令竭力經營,始得有此軍隊,即以此軍隊實行護法,再造共和,實所厚望”云云。總司令陳炯明自任中路,許崇智、鄧鏗分任左右指揮,向福建進發。2月陳氏抵汕頭,進入福建後,取得漳州為據點。
但就在同年的5月,孫大炮便被桂系逐出廣東,赴上海居住。
而現在,陳炯明已經是一個42歲的中年猥瑣大叔了。他正在漳州為準備打回廣東積蓄力量,在漳州一帶積極訓練士兵,改良市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