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些受到過專業知識教育的農學畢業生,在處理農業方面的問題上顯得更為高效。並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平均素質也更高一些,遇到事情的時候,處理起來也會更有章法。這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對於鍾泱而言,效率可以慢慢提升,經驗可以不斷總結,但是一個合格的體系,必須在建立之初就有明確的規範。
整個計劃從一開始,就走著最正規的道路,明確了組織的宗旨和手段。因此對於組織成員的受教育程度,也是有著不低的要求。在農信社還未正是成立之前,那些工作主要是由李萬盛在安排,因為他是鎮長,關心本鎮的農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但現在農信社的成立,就必須從官方的內政體系中退出來了。農信社絕不能成為一個官方下屬的機構,只能嚴守中立,作為一個民間的商業化合作組織而存在。其主要成員是分散在各地的農業人群,以及相關的從業人員。官方機構可以對農信社實施監督,但無權干涉具體運作,更不要說管理了。
一旦和官府掛鉤,官僚集團的本質和利益訴求,必然會戰勝“為人民服務”這種不切實際的理念。到最後,肯定是會造成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這簡直就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即使不徵收農業稅,難道還不能讓種子、化肥、飼料漲價?在行政命令的強迫下,這並非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也是鍾泱要杜絕政府插手的根本原因。
但是農業本身的問題,交給商人來操作也不合適,商業和農業的模式雖說有著不少的交集,但本質卻是不同的兩種行業發展模式。商業講求的是利潤和效益,而農業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兩者有著本質的差異。讓商人來經營,必然會是壟斷和壓榨,這是追求利潤的本質所決定的,即使是運用法律來進行約束,成效也不會太明顯。
為此,鍾泱現在所建立的農信社,決定採取會員制。凡是參與農信社的農業從事者,其檔案都會被整理入社內,效益和權益方面,會有專門的政府職能部門負責監督。最重要的是,會員雖然沒有參與農信社實際運作的權力,卻有權質問和向法律部門提出申訴。畢竟雙方在一開始就會簽訂相關的商業合同,以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民告官困難,民告商就不怎麼困難了。而且農信社還有一條——主要的核心成員以及關鍵性的管理部門職員,必須是農學專業的畢業生。而古文會也會在富裕起來的農民家庭中,鼓勵和資助一些有志於農學研究的年輕人,讓他們就讀於相關的大學專業學科。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從農民群體中培養起一批農學的專業人才,只有這樣,農民的利益才能夠真正的得到保障。整個體系的利益分配,以及成員背景構成,都是符合農民階級的利益訴求的。只有農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實力和利益,才真正算得上擁有了自主的權力。
至於那些以為免稅或者打土豪分劣紳就能解決農民生存發展問題的人,要麼是野心家,要麼就是天真。沒有自己的技術力量,沒有自己的利益,沒有足夠的實力,如何算得上掌握住了自己的未來?即使是在一時之間得到了好處,以後不也要再吐出來?鏡花水月,無論有多美,假的始終就是假的。
農民對於土地的眷戀和依賴,這一點如果被野心家利用,的確是可以大做文章。但到最後,農民手上那些看似緊緊抓著的土地所有權,到最後也肯定是要被收回去的。這是一個萬惡的集權人治政府,必然會做的事情。
而鍾泱,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堅持這個土地私有制的本質。並且也會提倡私有領土神聖不可侵犯這個概念。連漢朝都有著“官吏夜間禁入民宅,否則殺之無罪”這樣的進步思想,鍾泱可不想在自己的體系內,連這點開明的作風都沒有。
當然啦,以上都是些改革的根本思路,主要是讓李堅三和程德生他們瞭解組織的立場,明白組織的決心。在更具體的實施步驟上,還有著更詳細的劃分,那些事情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說明白的了。
必須還要經過具體的實踐檢驗,才能得出恰當的結論。
農業改革計劃的第一步,就在於丈量土地。這一點,才是地主竭力抵制的重要原因。因為依靠隱瞞實際的土地資料,進行大量的偷稅漏稅,他們才能如此迅速的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是一大塊利益,當然不會拱手與人。為此甚至不惜殺人放火,無所不用其極。任何一個地主,都不願意自己擁有的實際土地數量暴露在官府的面前。
許多小吏也是依靠世代掌握著魚鱗冊,才能壟斷著這種不入流,卻又油水豐富的關鍵性職位。鍾泱想要進行農業化改革,就必須要先